第一百九十四章 邵氏危机

而邵氏提拔的新晋导演,也同样受到老臣子的压制。投奔许氏的桂治洪导演,之前在邵氏就受到压制,年纪轻轻的没戏拍。

反而老臣子仗着自己老资格,跟年轻导演抢拍片的机会。邵氏奉行的又是老派的经营手法,讲辈分论资历,年轻导演怎么抢的过那帮老臣子?

老臣子与老臣子之间同样充满矛盾,大导演张彻与李翰祥就各自看对方不顺眼。虽然之前李翰祥出走台湾,创建国联,后来失败之后,狼狈回到香港,是张彻点头建议邵六叔将他招回来。

但是李翰祥回到邵氏,连续拍了几部卖座影片,顿时成了邵氏最卖座的导演,也成了邵六叔最爱的宠臣。

原本的宠臣——大导演张彻自然颇感失落,对李翰祥这位叛臣贼子也自然看不过眼。

而一向跟张彻大导演的武术指导刘佳良师傅,六十年代就已经入行,执导过无数卖座影片。但混到现在,小字辈儿的洪京宝、程龙,连之前跟他的曾智伟都做了导演,他却还跟着张彻做武术指导。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让自命黄飞鸿嫡系传人的刘佳良师傅如何自处?

除了这些内部争斗,让邵艺夫无法改革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邵艺夫不愿多花钱。

邵氏一直奉行的是大片厂制度,演员也好、导演也好、工作人员也好,都不过是拍片用的工具而已,只要听话赚钱就好了,不允许有其他私心杂念。

因为只把演员当工具,所以薪酬方面自然也不会高。

狄龍、姜大维这对黄金搭档,拍过诸多卖座片的明星,片酬也不过数万港币而已。而许贯杰、程龙、洪京宝等后辈,片酬已经涨到十五万以上。由此可以看出邵氏是有多么抠门儿。

要改革大片场制度,施行明星制度,那演员的片酬就要涨。如此之多的演员,每人工资调高两成,相当于每年增加千万港币的成本,是它根本不能负担之重担。

积重难返,尾大不掉。邵六叔叹了口气,如今邵氏虽然看上去红红火火,但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实危机已经显现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六哥,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方艺华吓了一跳,她还从来没有看破这一层,所以才跟那些老臣子争权夺利,斗得不可开交。

现在一想到邵氏终究要倒闭,那自己费劲心血争的这些权力还有什么用?

不用担心,邵氏家大业大,起码还能撑上几年。邵艺夫微笑着说道,不过为了防患于未然,我想将部分资金转移到无线电视台去。最近祁德尊经营和记洋行不利,已经被迫辞职,他打算回到老家英国去。我打算出钱将他手上的股份买下来。

六哥,你看好电视台的发展?它是个新兴的媒体,将来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还难说呢。方艺华劝道。

电视从发明到现在不过十几年时间,前景看似光明,但当真如何谁也看不透。相反电影这一行,邵氏已经经营多年,早就熟门熟路。

俗话说得好,做生不如做熟,放着熟悉的电影业不做,偏要去投资电视业,方艺华怎么也想不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