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上台领粮食的时候,负责登记的人便会根据对方所说的人口进行分粮。
一个成年男子分一石半,老人女人小孩分一石,由各保长监督,如果有人谎报人数而保长没有指出来。
一旦被官府发现,不仅这户人家的粮食被取消,保长会受到惩罚,一保中的其他户人家也会减少一半的粮食。
不得不说顾瑾玉这个法子不错,基本上没有乱报人数的例子。
一天过去了,粮食还没有分完,但百姓们的精神气�彻底改变了。
大家拿着救命的粮食感谢顾瑾玉,有的已经饿了两三天的人更是硬撑着身体要给顾瑾玉磕头。
顾瑾玉快步过去扶起要磕头的老人家,没有管自己的衣摆拖在了地上,只是温声道,“本官只是做了份内之事,老人家还是快些回家吧,以后的日子还长呢。”
老人家热泪盈眶,反反复复的念叨着,“日子还长,日子还长哩!”
……
听到下人说梅大夫求见,顾瑾玉连忙道,“快请梅大夫进来。”
梅不易进房间,看着满脸微笑�仍遮不住疲惫的顾瑾玉,心里满是敬佩,这些日子他亲眼目睹了对方的辛苦。
书房的灯几乎是彻夜亮着,开仓放粮、收拾固县的环境卫生、发放石灰预防疫病……几乎每一项都有顾瑾玉的参与,他甚至毫不避嫌的亲自前往病情最严重的几家探望病人,鼓励病人要坚持下去。
顾瑾玉的努力百姓们都看在心里,梅不易听说有不少百姓都偷偷在家里建了生祠祈祷知府大人长命百岁。
“梅大夫,您找我有何事?莫不是在疫病上有了新突破?”顾瑾玉问道。
梅不易收敛了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说道:“确实有了新的突破,之前的药方可以治疗症状轻一些的病人,这个药方则是对症状重的病人也有用。”
“太好了!”顾瑾玉拍了下桌子,兴奋道,“那还等什么,我这就召集全县的郎中一起配药。”
“恐怕不行。”
相比于顾瑾玉的兴奋,梅不易�摇了摇头,“这也正是我要告诉大人的第二件事,新药方中有一味药材是百越的特产,而我手里的药能治的不足百人,无法大面积的配置。”
“怎么会这样?”顾瑾玉脸上的笑容凝住了。
“这味药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一共需要多少药材?”顾瑾玉追问道。
“这味药名叫黄芍,与赤芍长的很像,颜色是土黄色,味微苦,长在向阴之地。目前来看,每副药两钱即可。”梅不易连忙说道。
“两钱……”顾瑾玉开始算起来,两钱差不多就是十克,固县目前登记的人数是两万人,也就是说最少也需要四百斤!
“嘶……”
算出来数字的顾瑾玉倒吸一口凉气,四百斤的黄芍,也不知道把百越的山翻个底朝天凑得齐不。
“必须要这味药,不能用别的药材替换吗?”顾瑾玉不死心的确认道。
“不能替换。”梅不易回道。
“让我想想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 末尾加了大概五百字,不影响阅读~
感谢灌溉五瓶营养液的小天使: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