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058章

当年的时警官破获过好多起大案,都是团伙作案,抓进去的每一个罪犯,都是悬在家属头上的一把刀。

有可能运好命大永不落下,也有可能运气不好随时落下。

多讽刺,被捕的永远保留着报复伤害的权利,只要一时念起,就能铤而走险。

抓人的倒是只能尽力做好防备,祈求一个家人平安。

但千日防贼的日子就是一种纯粹的折磨,就像曾经把时澈的妈妈,从温婉的大美人,熬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看谁都要害她全家的疯婆子那样。

六年间,时澈常常夜里来冷清的禁毒展览馆独坐片刻。

如今,终于有人陪他一起来,他也愿意被人陪着一起来。

简淮宁没有再握时澈的手腕,而是掌心对着掌心,手指扣着手指,握住他的手。

得到时澈人生所有答案的简淮宁,靠近了他,轻轻亲了一下他。

这吻却没有落在时澈的唇上。

而是偏过头去,落在他下颌骨到耳后,这道疤上叠疤的旧伤口上。

简直像是烙穿了皮肤,直接烫在了骨头上。

“你想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简淮宁的唇离开了时澈的旧伤口,说话的声音悄悄停留在了他的肩窝耳侧。

“别忘了你为什么喊我刀刀。”简淮宁抬手抱住他,低声重复道,“刀山火海,我为你两肋插刀。不管有什么风险,我永远都陪着你。”

父亲无法露脸的背影之下,原本觉得不要连累谁一个人过一生就好的时澈,回手抱住了他想要抱住的人。

他的父亲不顾个人安危出生入死,却永远不能正大光明地报名字露正脸。

他的家人安葬在不属于他们姓名的墓碑之下,也永远等不到孩子前来祭扫。

他背负着不属于他的姓名身份一个人生活,假借着艺名才能偷偷地用真名。

如今时澈决定坦坦荡荡站在人前,告诉他们,他到底是谁。

……

第二天早上九点,娱记狗仔们难得地坐到了一场明星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如今大家都快习惯了,微博官宣,微博爆料,微博发酵,微博澄清,微博呈堂,微博断案……

这么正儿八经的新闻发布会,时澈想干嘛?

万万没想到,陪他出来的不是经纪人,竟然是警方。

时澈报案了?

九点一过,穿着制服的警方发言人,表示两年前已经接收到严阳森捐赠的全部遗产,并处置完毕。

出于保护受捐赠家庭的缘故,无法向公众提供银行流水等证据。

但提供了严阳森导演的遗嘱。

【我不是个称职的父亲,我也知道金钱不能弥补这些家庭受到的伤害,希望你们理解,我只是尽我所能的在赎罪。——严阳森】

巨额遗产的下落,远房亲戚的控告,在这份遗嘱面前,水落石出。

时澈接过了话筒,他也做不到在公众面前声泪俱下,剖腹自证清白。

他只是冷着脸,冷着声音,简单回应道:“我和严阳森认识于六年前緝毒纪录片拍摄期间,纪录片一小时零三分出镜的,就是我。”

“时澈也不是我的艺名。”他顿了顿,终于能够说出口,“时澈就是我的本名,我的父亲叫时铮华。”

台下的狗仔娱记哗然了,会在緝毒纪录片出镜的,能是什么人?

已经有人拿出手机,直接用流量搜出这部纪录片,精准拉到一小时零三分……

是被报复的緝毒警家庭幸存家属采访。

屏幕上全是马赛克,背影糊得看都看不清,声音更是被变声器拉得粗哑不堪。

要是时澈不说,没人能看得出来这是他。

但……

台上的警方发言人肯定了时澈的身份,也肯定了他的父亲时铮华的身份,并确认了六年前曾经发生的火灾灭门惨案就是针对緝毒警家庭的报复。

只是当年为了保护幸运逃脱的少年,他们对外公开时,修改了遇难人数。

但如今受害者本人放弃保护,决心公开身份,他们也不能任由脏水往捐赠人和警方家属身上泼,希望公众明辨是非,使谣言止于智者,让牺牲的警察同志们得以安息。

蹲点跑来看新闻发布会的吃瓜网友,直接就把纪录片和网络直播一起放。

纪录片的镜头里,即使嗓音被变声器调整得无比粗哑,也能听出来少年控制不住的激愤。

他说他从出生时起,换过七次城市,换过七次名字,每个城市最多住两年多,母亲就受不了了。

家里暗无天日,窗帘都不能拉开,一旦有缝隙透了光,母亲就觉得会被人窥视。

疯狂的转学,一两年就离开,彻底改头换面,人生也从来没有朋友。

因为不能让人见到自己的母亲,不能告诉别人自己家是什么样的,不能带朋友回家玩。

也不能回答自己从哪个城市来,为什么搬家,为什么转学,以前做过些什么。

更不能告诉别人自己到底是谁,背着一身的秘密,履历身份全是造假的,面对提问,永远只能冷冷地回答“无可奉告”。

这样的人生,怎么会有朋友?

十六岁的时澈,背对着摄像机,愤怒地质问说:“犯法的是我们吗!!!凭什么是我们躲躲藏藏,活得像个阴沟里不见天日的老鼠???”

台下的狗仔娱记都沉默了,因为在昨晚的大规模爆黑料以前,时澈经常被人诟病的黑点就三个。

一是为了进圈,改好听的名字就算了,居然连自家过于普通的大众姓氏都换了,绝对是为了红想打造人设,数典忘祖。

二是之前小范围传播的,他是严阳森私生子的传闻,让不少人替婚生子忿忿不平,觉得大导演的妻子儿子死得早,结果最后好处全让私生子捞了。

三是他……年少狂妄。

出道电影大热,名为二番实为中心人物,让他新人初入圈就拿了奖。

得奖后,主创轮流接受单人采访,主持人提问时澈,才16岁就为了拍电影放弃读书,是不是有些可惜。

搁一般明星,肯定会非常官方地回答自己在片场也会认真学习,会好好兼顾演艺梦想和学业任务的啊。

但时澈不,他那时没有明星说话的艺术,也不屑于掩饰那一丝冷笑,回答说……

他宁可活在镁光灯下,做个没有隐私和私人空间的明星。

当时被人嘲讽疯了,想进娱乐圈捞钱就捞钱呗,怎么?活在镁光灯下的明星生涯,还委屈他一个16岁就被大导挑中的新人了?

出道时带着冷笑讥讽的回答,承载着少年无法被他人理解的痛苦,得到了无数狂妄拜金的评价。

终于在六年后,跨越了漫长的时光,掀开了被误解笼罩的面纱,得见天日。

让人拼接起了他在纪录片中,质问的前半句话。

犯法的是我吗?凭什么是我活得像个阴沟里的老鼠,躲躲藏藏?

我宁可活在镁光灯下,做个没有隐私与私人空间的明星。

没人需要再问为什么小郑总偏偏抱团造他的谣言,爆他的黑料了。

几个月前,郑鸿凯聚众十一人吸食被捕的新闻,还没有被人忘记。

这场发布会是没有提问环节的,解释了该解释的内容,便结束了。

但坐在第一排最侧边的记者,忍不住还是冲着要离开的诸位追问了一句,他问时澈:“你这样公开,不怕被报复吗?”

时澈停下脚步,回答了他的问题。

“不怕。”他说,“我爱的人,她不是我的软肋,她是我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