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咳嗽了一声,道:“豪杰公司现在有钱,有多少钱我自己都不知道,但有钱不能不劳动了。为了公司的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大把的花钱。这大把的花钱,我决定投入到基站的建设上。”
“在国内,我决定联合个地方的政府,大规模的搞充电基站的建设。在外部之中,能拉进来的国家,我都免费的为这些国家,大规模的建造充电基站。这一点由国家出面,免费的支援那些国家。”
“等这些国家的建设了足够的充电基站以后,我们在免费的送车,这样,只要我们投入的够多,在未来他们就我们电车圈子里的人了。”
林杰的策略,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就应该这么搞麽。
这时候有一个高层道:“这战略挺好,但我们其实也是可以联合国家的。我研究过这些年,国家对外的战略。可以这么说,国家的整体战略,都是深谋远虑的。看上去我们的确,是在给很多国家送钱,但这些钱都不是白送的。”
“比如,大范围的支持了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给这些国家,投入钱进行基础建设。这里面是有好处的。非洲等国家的发展,相对的落后,这一份落后是会阻碍和中国的经济交流的。我举一个例子,美国是中国,是可以发生经济交流的,但如今的美国和大清朝,怎么可能发生经济交流?”
“如今的美国和大清朝如果发生了经济交流,也仅仅是单方面的掠夺。因为大清朝的经济根本就是渣滓的。美国如果和大清朝发生了交流,已当时的大清朝的产业结构,还有基础建设,只能卖点化妆品啊,初级的工业品什么的,汽车,通讯设备什么都卖不出去。”
林杰点了点头,道:“我知道,相反的,如果中国支持了这些国家的发展,长远来看是可以获利更多的。比如,建造了几条高速公路,他可以跑汽车了,汽车就能卖的出去。有了免费的通讯设备基站,我们的手机才卖的出去。”
“这些国家的基础建设不好,注定经济的交流也不会很好。就比如,我们不支持他们的建造电车的充电站,他们自己怎么可能发展的起来?”
那个高层道:“对,就是这样。我们这些年来,对非洲等国的援助,早已经是经济因素,多过于政治因素了。帮他们搞基础建设,才能弄到原材料的订单,同时帮助他们搞了基础建设,我们很多其他的商品,才卖的出去麽。”
那个高层又总结道:“非洲这样的国家,其实也只有我们中国能玩的转了。西方世界对世界的控制,基本上都是通过金融的。但很可惜,非洲压根就没什么金融。非洲的条件恶劣,其他国家的人,在非洲基本上都弄不到工程,也只有中国人去了,才能弄到工程。”
中国人其实对非洲人,非常的无奈。这些年我们只帮助非洲人搞基础建设,那是有原因的。首先,你给了非洲人钱,他也不会给你搞基础建设。大多数非洲,糟糕的民主体制,你给他多少钱,也不够祸害的。
所以基本上,给多少钱他都会给你祸害没了。非洲人自己基本上,也很少搞基础建设的。这阻碍了他和中国的经济交流,更可怕的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非洲很多国家,都赶不上中国的步伐了。
越拉越远之后,别说非洲成为中国的产品输出地了,我们出产的产品他们都有可能买不起了。中国人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是那种可以交流经济的贸易伙伴,而不是不可以交流的那种关系。
举一个例子说,我们发展光伏产业,想出口非洲光伏设备。但非洲很多国家,电力系统都没有,要光伏有什么用?在孤单的大草原上弄点光伏设备,没有电线消耗这些电?想让非洲人民用光伏设备,最起码非洲要有自己的电力基础建设吧。
其实非洲的很多发展,是有了基础建设,就能发展起来的。若是发展起来,中国人就能获得很多利益。这种经济结构,是援助你基础建设,你经济发展起来了,市场扩大了,我就可以赚更多钱了。
但很可惜,这种经济模式,很多时候有很多弊病。比如帮非洲人搞了公路,他给你跑日系车怎么办?所以,对非洲的援助等等,加强控制是很重要的。豪杰公司的电车,绝对是首选。
自己定制标准,把他拉入自己的经济圈,他就不可能和别的国家交流了。
非洲那种地方,也就只有中国人能玩的转了。如果,我们在援助对方一条公路的同时,给他建设几个充电站,那这条公路,就会永远的成为,跑充电汽车的公路。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这种经济模式,是几乎没有任何办法的。
民主体系,注定他们发展不了这种模式,无偿的援助西方人搞不懂,就不会支持你啊。这就是很多西方国家,对非洲的资源垂涎欲滴,却没有任何办法的原因。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模式,对我们也有好处的。
我们中国人,经常这么搞,比如先贷款给非洲人,规定这些贷款只能搞基础建设,让他们在国内招标。这一方面增加了劳动输出,也一方面帮助非洲搞起了基础建设。他们搞起基础建设,活跃了经济,中非交流更加剧烈了,双方都是共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