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就是产品的设计,产品的营销,产品的渠道。大家在这方面下功夫就好了。美国人爱研究技术,就让他们研究技术。反正我们这个国家,还有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呢,这够买多少美国产品了?”
有又人说道:“那美国人制造业崛起了,我们就什么都不干麽?总是应该做点什么吧?”
林杰沉思了一下,道:“我们的确应该做点什么。既然,美国人的制造业崛起了,咱们不如到他们国家买东西吧。”
“买东西?”所有人都疑惑了。
林杰道:“不错,就是买东西。他们的制造业既然崛起了,我们何不买他们的东西,把他们当成廉价的工厂?我们从美国进口商品,在本土上售卖。当年,他们不是搞美国贴牌,中国生产麽?我们可以反过来,搞美国制造,中国贴牌。我们既享受了他们的商品,我们自己还能获得利润。”
林杰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林杰什么意识了,所谓的中国贴牌,就是复制当初美国人,在中国搞的那种模式。设计,渠道销售,等等环节都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最后只给中国人生产。
中国人干最苦的事情,却拿到的最少。
现在美国的制造业崛起了,咱们也是不是可以,到他们的共产下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自己回过头来,如美国当初那样,自己打造品牌呢?貌似,这个思路还可以啊。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就高达四万亿了,这能买多少商品?
当初美国人给咱们打白条,现在白条是时候还给他们了。
林杰道:“这个世界,总是非常的平衡的。有人付出脑力,就要有人付出创意,或者是体力。以前我们干体力活,现在完全可以反过来麽。我们购买他们便宜的商品,在自己本国销售麽!”
有人出言反对了,道:“这可不行,这不是搞倾销麽?如果把便宜的美国产品都引国家,对我们国家工业的摧毁,那是致命的。我们没赚多少钱,自己的民族工业也没有了,到时候我们怎么跟他们竞争?你说的这种方式,是一定要牢牢的,把生产在产业链上剥离出来,自己掌握其他的方面,现在国人谁能做到这一点?”
林杰略微的有一点无奈了,美国人能玩滴,还真就不是国内企业家能玩的。举一个例子,美国的苹果手机,是中国组装,日本和韩国生产零件,把他们组装在一起以后,贴上美国的牌子,在卖上高价。
这个模式美国人能玩的很好,但并不代表中国人也可以玩的很好,中国贴牌搞高端产品,谁买呢?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并不是很大啊,至少到目前为止,还赶不上美国的品牌影响力,现在这么做,看上去似乎不行啊。
林杰笑了,道:“其实,美国人行的东西,我们也能够行的。中国生产,美国贴牌这种模式,之所以可以在全世界都获得成功,他们品牌战略的成功,是一个部分,另外一个部分,那就是美国的经济体量大。”
“美国经济体量大,在美国本土诞生的品牌,销量就好,就会有资金有实力,他进一步的,就可以在国际上获得影响力。也就是说,美国的品牌价值,有一些原因是,美国的综合国力强大。”
“我们这个国家的经济体量,若是一样大,甚至比美国还大,难道品牌的影响力会比他们差麽?”
林杰“哈哈”一笑,道:“这个国家,其他的地方也许没好处,但有一个好处,是整个世界都没有的。这就是,我们的经济体体量够大,我们的人口够多。我们这个国家的人均GDP一旦赶上来,我们就可以因为经济的体量够大,做任何的事情啊。”
这个答案,大家还算是满意的。
体量大,就是经济的体格够大,这是有无穷多的好处的。就仿佛,西方国家的产业升级,都是什么样子的?欧洲和美国的产业升级,一般都是驱除低端,维持高端。比如,他们的产业要升级,就会把自己的产业的一部分,丢给其他的国家。
美国人的做法,是把赚钱少滴,丢给发展中国家,自己维持高利润,有前景的产业。就如爱疯,组装丢给中国,因为组装无前途啊。生产零件,也丢给韩国和日本,因为这玩意的利润,也不放在美国人的眼里。
他们放弃组装,放弃生产零件,看上去有点高大尚,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本国有限的人才,有限的市场,并不能支撑起这么多的产业链啊。自己生产零件,自己组装,本国没那么多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