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意识到,真正的恨其实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无需提醒,无需下定决心,在感知的那一刻你已经知道自己在恨着。
但到了白天,他能隐藏好所有的情绪,继续一丝不苟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直到他发生认知障碍。
梁嘉树没有告诉任何人,甚至为了避开老师,没有选择本院,而是去了其他医院就诊。
看医生时,他很冷静地说起自己的症状,持续的天数,除了认知障碍他最近总时不时有种濒死感。
他的每一句描述都非常准确,并且把熬夜久坐不爱运动等因素和器质性改变排除在外,他是纯粹精神上的原因。
因此,对方狐疑地问他:“那你觉得自己是怎么了呢?”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医生已经怀疑他是医学生,而是不是XX就是YY学校的学生。
“植物神经紊乱。”梁嘉树简单给自己下了定论。
对方吁口气,说:“那就先吃点药吧?”
梁嘉树不排斥吃药,他不是讳疾忌医的人,拿到药后,按时服用,并强逼自己断掉最后的念头,尽可能地把周天想成一个丝毫没有道德也没有品性的坏女孩,只有这样,他才能骗自己只是爱错了人,是她的错,不是自己的。
否则,梁嘉树会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烂人,不配得到她的爱。
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天之骄子,学霸学神,在爱情面前,他只是个被抛弃的人,仅此而已。
是不是一开始就不该从暗恋的角色中走出,这是一种僭越,他如果一直留在那个不为人知的安全的地带间,是不是结果会更好?
梁嘉树依旧不可避免地满脑子都是假设,周天如同鬼魅,无处不在,遍布于他所有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中,在放空的大脑中,又是个满满的存在。
天气转暖时,梁嘉树开始努力去参与社交,和同学们聚餐,没换校区前,他一直学有余力,去蹭其他系的课。哲学系、建筑系统统蹭过,他又重新捧起一些哲学类的书籍,并不是为了寻找答案,只是为了让自己不被孤独吞噬。
有一件事,他没告诉周天,他蹭建筑系的课很有收获,尝试搭一座故宫的模型准备送给她。他永远记得那个少女,在蓝丝绒一样的天幕下说喜欢北京的场景。他含蓄地告诉她,自己也是要去北京的。
两人都没违约,但成了各自在城市浮沉的陌路人。
梁嘉树的模型还差一点,然后,就永远完不成了。
他甚至写起了日记,寥寥数语,以此证明自己思维还正常。
“ 九日,晴,有风。坐在天台上可以毫无遮拦地看风景。”
“十日,晴,有风,北京的风总是很任性。”
任性两个字下笔留着犹疑的痕迹,因为让他想到某人,笔尖停滞,字也跟着坏了。
“ 十一日,多云。想起小时候同桌和自己闹别扭,上午吵架,下午和好。”
记录又停在“好”字这里,他和周天不会这样,没有什么上午吵架,下午和好。
他知道,自己是永远没办法真正快乐起来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