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冬青奥会

——下午三点全体开始大彩排时,她还觉得有些庆幸,天气太恶劣了,站一会她脚都能被冻麻,止痛药都可以省下了。

但是,当晚上八点冬青奥会开幕式隆重开幕,冒着严寒观看开幕式的现场观众也纷纷鼓掌欢呼。

那激昂的会歌响起,场边,每位运动员熟悉且憧憬的奥运五环标志缓缓升起、进行圣火点燃仪式,她又觉得有些可惜。

最后,此次成为冬青奥会的五位大使,也以VCR的形式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其中,作为担任因斯布鲁克2012冬青奥会花样滑冰大使的体坛明星——允在贞,也再次引起现场观众的热情欢呼,显然这位名将在冰迷的心中有多大的分量。

“感谢国际奥委会邀请我成为冬青奥会的花样滑冰大使……”允在贞说话既温柔又充满着力量,她用英语微笑道:“……当你站上奥运赛场,肯定会超乎想象的紧张,不要被它所打败,你需要做的是集中注意力,相信自己的艰苦训练一定会取得成果,心里只想着你自己的表现,而不是竞争对手或者其它压力。这是你的舞台,享受比赛吧!”

司空夏仰头看着,忽然觉得好神奇,虽然这位奥运冠军已经处在休赛状态,但她的话语依然能激励每一位运动员,甚至能感染全场的观众。

五位大使的VCR播完完毕后,由国际奥委会的人员宣布第一届冬青奥会正式开始,烟花接连绽放,现场顿时陷入一片热烈的气氛当中,奥运五环标志在黑夜中闪闪发光,连寒风都没那么阴冷了。

另外,开幕仪式结束后,在各国代表团排着队回到后台时,司空夏也与昔日青年组的对手打招呼,还远远的看到了弗勒尔代表团——倒也见到了温妮莎俄。

她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那样,抬手朝她挥了挥,笑容纯粹。

怎么说呢,司空夏承认她不是什么光风霁月之人。

但时隔许久再次见面,心绪也没想象中的会泛起阵阵波澜,只憋着一股莫名其妙的劲。

这种“劲”会调动着全身的积极性,只等时机到了一股脑爆发出来。

但不是现在。

.

盛大的开幕仪式结束后,最终版本的行程表也被贴到了官网上。

花样滑冰一共有两种赛程,一个是个人赛,一个是跨国混合团体赛。

个人赛之前就清楚了规则,无论当下是什么组别都按照青年组的标准进行,除了短节目没有规定跳跃,其他一致。

对于司空夏来说,自由滑被缩短了赛时是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至于跨国混合团体赛,则是个新鲜的赛制。

这个赛制大概是从团体赛得来的灵感。

团体赛的赛规,本来是本国的选手派出男女单人滑一名、一组双人滑、一组冰舞选手作为参赛。

但在这里,则变成了跨国的混合团体赛,到时候会按照四项的个人赛的成绩,被分为十二支队伍,队伍里面都是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选手。

最终,四个项目的成绩相加决出名次(不同名次不同积分),以最高积分决战出到冠亚季,获得名次,都会记录进成员国的奖牌榜内。

除了变着花样来玩的竞技项目种类,中间还推出了一个人文教育活动,非常新颖。

将会随意邀请运动员来学习和体验奥林匹克的价值观,听说具体活动是登上雪上,来个“感悟大山”的活动。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十五号的早上。

国家队所有参赛选手集中在会议大厅内,确认每位选手的项目以及分配的带队教练,两位领队分别负责体育馆、滑雪场的两个赛区。

司空夏确认完自己行程后,也翻开了后一页,查看女子单人滑的出场顺序情况。

冬青奥会共有十三个国家参加,按照每个国家三个名额的赛规,此次女单确认参赛的选手共有三十六名,分为六组。

短节目按照现有积分排序组别,然后抽签选择出场顺序。自由滑按照短节目成绩分组,抽签选择出场顺序。

第五组的选手有:中烏结花、露西妮、三樹美佳、温妮莎俄、汪茜等六位。

最后一组的选手有:司空夏、雪丽、梶本沙织、贝基、庄慧月等六位。

从这个公布的名单来看,大部分都是以前熟悉的青年组对手。

一年后升组与未升组的曾经对手站在同一个竞技场内,彼时大家身上的头衔、获得成就却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差距,这一点大概就是竞技赛场特有的残酷吧。

晚上七点,抽签仪式结束后,女单非公式合乐正式开始。

司空夏之前就已经和霍伯特老师商量删减节目的编排,那几天也在练习自由滑的合乐,短节目基本无变化,所以编排也按往常来。

而她在抽签仪式上发挥稳定,抽到最后一位出场,这会短节目合乐顺利的告一段落,还剩下两三分钟,绷着的精神也渐渐松弛下来。

此时,她就意外看到雪丽正慢慢朝她滑过来,好像有话说的样子。

“嘿……呃,你注意一点?”

平时大家在赛前都不会怎么说话,毕竟是竞争关系。

所以司空夏听到这句话后,当下几乎是敏锐的又下意识的说道:“是让我注意温妮莎俄?”

“呃?”雪丽被这那么直白的话卡了一下,一笑后随即放下了心里小小的犹豫,耸肩道:“是啊,你知道的,我和她是同一个俱乐部,但最近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的心态、心情都不怎么好。”

“她怎么了?”司空夏只知道她两场分站赛的排名不怎么好,只能维持在前十五名这样。

“本来这次冬青奥会教练就不建议她来……”

温妮莎俄的膝盖问题在青年组就有发生,升组后还愈发严重,影响到了状态。

两场分站赛后,眼看排名都掉到三四线去了,俱乐部便建议她去做个修复手术,修养半个赛季,下赛季再重新出发。

但她不愿意,说是怕自己做了手术后,反而像是黛布拉一样被后遗症所困扰,那可能连三线的成绩都维持不住。

而且冬青奥会她是执意一定要去,打了封闭坚持参加了名额大战,非常惊险的才捞到一个名额。

“再加上广告代言方面也没有新增,经济上可能不太好,她之前抱怨过下一年的学费可能没有赞助商的帮忙去支付,而且就算和冰协申请,也不会有特别大额的补贴,就导致整个人有些焦虑。”

其实雪丽觉得温妮莎俄目前还算正常,只是有一点想法上、性格上拗不过弯而已。

在她们俱乐部,选手因压力过高发泄焦虑,一般有自我伤害型,比如穿着冰鞋跺冰搞破坏、以头撞冰、手砸挡板。

还有自我调节型,比如一边哭一边练、自言自语安慰,或者干脆是用恶毒的话骂自己。

这些都是情绪稍微上头一点,司空见惯的普通情况了。

毕竟你无法得知在一个高压、竞争的环境里,运动员得承受多大的压力。

有时候过激的时候,是那种看到空旷的露台,内心都像是有个恶魔在耳边呢喃说,跳下去一了百了的程度。

就算是拥有坚定的心智,对抗经验丰富,也很容易陷入风光两个赛季后沉湖的焦虑。

——这对弗勒尔选手的新旧替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剩余那些熬得过去的选手,升组后一飞冲天,继续持续性与世界对手对抗,在你追我赶之中,如果心态一崩,抑郁症能分分钟冲上门来,把你从云端拉到地狱。

到时候,整个职业生涯就能彻底被毁灭。

所以,对比下来,雪丽觉得温妮莎俄的情绪算是正常范围内。

只是偶尔会感觉到她因为被伤困扰——生出了一种如果没有伤病会更进一步,结果被困住的不满。

“总而言之,我以为你们是朋友来着……”

雪丽本不想生事,但想起温妮莎俄曾经做过的事情,再加上心态不怎么地,不知道她打封闭也要强硬参赛的动机在哪里。

这思来想去,想着她和司空认识那么久,也很喜欢她的为人,便才决定出言提醒。

“……可能也不好说,反正,加油吧!”

司空夏还没来得及说谢谢,就听到广播响起:“女单最后一组非公式合乐已经结束,请运动员们有秩序下场。”

然后雪丽就和她一击掌,干脆利落的准备下冰。

——好吧,我曾经也以为我们是朋友来着。

司空夏拿着冰刀套慢吞吞准备下场,还在回想刚刚的那番话。

既然温妮莎俄觉得如果没有伤病,她就能更进一步。

那是不是就代表着,冬运会的意外受伤,让她觉得两人的身体、状态水平,终于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

司空夏望天,谭绮美那种赛后亢奋的异常,倒是真的不至于看她受伤就高兴。

但开幕仪式上,温妮莎俄隔着那么老远也要给她一个看似纯粹的笑容,或者,她是真的打算亲眼来看她笑话的。

.

经由雪丽提醒后,司空夏就有些神经过敏。

吃的喝的都非常注意,是喝热水都宁愿在酒店烧好,再用矿泉水兑着喝那种。

要知道,场馆内的热水器可不是桶装水的那种,而是固定在墙上的一个整体直饮水设备。

同时也更加细心的检查自己的冰鞋服装,就怕出什么事。

对她这种突然神经兮兮的行为,倒没人说她,反而领队还称赞她一小姑娘就是细心,要是青年组那批小男单也那么细心就好了。

很快,十六号的第一个金牌日、第一场赛事由花样滑冰打响,双人滑、冰舞各自贡献出了一场精彩的赛事,下午一点,备受瞩目的女单短节目也登时开赛。

赛场上,能容纳上万人数的观众席已座无虚席,气氛非常热烈,各国的应援海报与国旗飘荡一片。

而场外,因第一届冬青奥会,各国购买转播权也很是积极,看直播的冰迷们都不追求画质是不是清晰,信号不要动不动就断掉就行。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现在为您直播的是2012年冬青奥会、女单短节目现场!我是主持人廖子琳。”

“我是主持人林元龙!现在十五分钟的清冰时间刚过,第五组的选手已经准备上场六练……”

熟悉到极点只听声音都知道的两位主持人循例开场,从他们从容的讲解赛事中,可以听出做了许多准备。

毕竟冬青奥会都是些年轻的选手,可能也有没多少战绩的存在,那他们要做到从所在俱乐部、师从何处,又与谁是队友林林总总如数家珍,估计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此时此刻,司空夏正在热身区做准备。

每两个小时服用一次的止痛药,很好的控住了脚踝的麻痛,不让弱点暴露在对手们的眼前。

她的神情和状态太有迷惑性了,该干嘛就干嘛,平稳到不行。

别人会想着她在冬运会也只是摔了一跤,按理来说可能是个挫伤,所以也没有多少人存着可以“捡漏”的心思。

更何况,昔日或当下老对手们都知道她的爆发力有多强。

以前的短节目还算是弱项,现在,她大奖赛总决赛上都突破了70分大关,那可望不可即的分面,她们还是老老实实按班就部的努力吧。

司空夏本想看温妮莎俄除了看她笑话还会做什么。

但警惕了半天,才蓦然发现,两个组别不同、赛程不同的话,选手压根都遇不到一块。

想一想,她本人在非公式合乐的时候,温妮莎俄的组别已经下场离开了。

现在热身时间一过,她准备前往等候区候场,第五组赛事已经结束,选手就要从幕布围起来的另一个出口走了。

就……就让人觉得警惕的很无用功啊。

作者有话要说:上述资料自:

《情绪表达抑制功能具有文化差异》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ex../sf/bwsf_lllwz/201612/t20161205_3302504.shtml?COLLCC=496529752%26

中国奥委会官网网站——[奥林匹克运动]-榜样的力量:冬青奥会大使访谈录

.olympi/e-magzine/12032012-03-31/2185332.html

另:冬青奥会竞赛规则有点难找,所以这里做架空+剧情需要+一点现实基础处理,除资料外的内容当胡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