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视,只会让自己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表现上,充满侥幸的表现,可不是良好的心态。
本赛季,黛布拉选用的曲子是音乐剧《猫》——其中一首名叫《回忆》的配乐。
编曲去掉了人声,加入了小提琴作为改编,曲风绵长忧伤,当琴音缓缓响起,似乎也把现场观众的情绪一并拉入了进去。
她滑行在诺大的冰场上,优秀的走刃留下了一道道冰痕,姿态稳定流畅优美,仿佛也带去了月色的惆怅。
直至开场第一个跳跃骤然而至。
“刷拉……”只见她积攒着巨大的力量,双臂一摆,骤然阔步一跃!
谁料,跃至空中后轴线大歪,阿克塞尔两周跳不到一周半便负荷不住这凶猛的离心力量,顿时身形一歪,嘭的一声摔在地面上!
冰迷吓的倒吸一口冷气,因为这一砸看起来就特别疼。
黛布拉很快翻身爬起,蹬冰加速跟上滑曲,继续完成剩下的技术动作。
但好景不长,阿克塞尔两周跳一砸,仿佛把疼痛开关给生生砸开。
第二个单跳周数不足,双足落冰,节目后半段的连跳已经被打乱了节奏,体能不足,勉勉强强干拔接了2T,在截停的速度中再一次双足落冰。
司空夏手掌抵着下巴,都有点不忍观看。
同为选手能发现更多东西,比如黛布拉的膝盖似乎一点力都用不上,只能靠着小腿带动大腿爆发。
一般这种不正确的发力方式多用于急救,会把大部分的隐患转移到了足尖,力量提取不足也容易受伤,毕竟那块肌肉不如正确发力的位置,容易引起抽筋或者挫伤等等。
最后她以联合旋转缓缓停下,摆出结束动作。
现场观众霎时用力鼓掌,就算是又一次滑坡式表现,但也依然为她坚持滑完整套节目而感动。
太不容易了,短短的两分多钟,对运动员来说可能一分一秒都是踩着刀尖而走。
再恨铁不成钢,在亲眼目睹这一切后都是不忍苛责的。
镜头里,黛布拉的脸色苍白的近乎透明。
额头的汗珠成串落下,也不知道这是热汗还是冷汗,撑着膝盖缓了好一会儿,才起身朝着四面草草行礼,未了扶着主教练的手下了冰场,走上等分区。
从技术动作慢放上看,在开场第一个跳跃开始,她的状态就不够好,看起来是力量型选手,却因为跳不起来而显得身形沉重。
其他技术动作多多少少有一点问题,最后高级三三变成高级连跳,接的很草率,连裁判会不会给分都不知道。
慢放结束镜头重新投到等分区,黛布拉的膝盖上已经套上了一个保护关节的弹力绷带。
她神情不是特别好,和镜头打了招呼后,就安静的等待出分广播。
很快,广播响起。
“来自伦亚比的黛布拉选手,短节目得分为……62分,目前暂列第三。”
黛布拉咬了咬唇,低下头不知道想些什么,主教练拍了拍她的肩膀。
就在这沉默之中,镜头转开,投给了最后一位上场的选手——维娜。
实力到了第一梯队的种子选手们,短节目可供选择的花样不多。
一般在没有阿克塞尔三周跳之下,2A、3F、3LZ+3LO是接近顶配的选择。不过3LO被标过多,所以连3T又重新回到选手爱用榜上。
维娜果然和暮羽哲也说的一样,实力在那,该有的难度配置都有,艺术表现力也在线。
——她在赛场十分的“凶”。
不是让人害怕有负面情绪的凶,而是一种富有攻击力的、摄人夺目的凶,艳丽的让人过目难忘。
这种风格和玛丽亚选手内敛隐喻的张狂不一样,和司空夏的戏剧张力也不一样。
她是独特的,具有锐利尖角的唯我独尊。
那种骄傲的狂妄,本赛季选用的滑曲也和表现力非常契合。
如果说别人是无法忽视的自然,她就是不能转移目光的理所当然。
不管在什么境地、被人怎么说,也依然稳定、霸道,相信自己直到最后。
随着高亢的滑曲骤然停下,维娜摆出结束动作,全场观众顿时奉上了热烈的掌声!
司空夏也跟随一万名观众的热烈轻轻鼓掌,有些若有所思。
她在这演绎下,感悟到了一些什么……
好强的自我承载力。
舆论自然不是好东西,但几年下来,维娜被外界一直说单凭好运气拿奖、登上领奖台,把她的努力贬的一文不值。
但就在这当下,此时此刻,她依然选择把所有情绪消化,然后稳稳的屹立在赛场上。
这才是真正的把流言蜚语当成耳边风,只做自己。
司空夏脑补了一只刺猬把自己蜷缩起来 ,用尖刺对准外人的样子,不由让人心生触动。
……难怪她看起来有点惹不起、高冷的感觉呢。
最后,维娜以稳固的表现,拿下69.9的分数,获得全场的短节目第一!
“让我们恭喜司空夏选手在短节目获得第二名!”
“这是她少有的能在短节目中率先占据优势,无愧她一向都能给人带来惊喜。”
“是的,另外从这场分站赛可以看出,三小巨头的竞争力已经达到了第一梯队的实力,剩下的选手,可要小心了。”
“没错,也可以期待一下,到底谁能拿到总决赛门票,进入种子选手范畴。”
“那么今天的赛事就到这里结束了,明天的自由滑也是同样时间,我们直播再见。”
短节目的排名倒是印证了大部分冰迷的猜想,看着中央大屏幕打出的最终排名,高兴的合不拢嘴,弹幕唰唰唰飘过。
【啊啊啊太棒啦!司空这下肯定能上领奖台了吧?】
【稳住就可以,好激动啊,她怎么可以表现的那么稳,麻麻老泪纵横、了无遗憾了】
【我还记得前两年司空的心态差是出了圈的,现在一步步过来真的长大了】
【比起她一次次冒险上领奖台,我更希望看到看到稳打稳扎上领奖台,对,我说的就是现在】
【好期待明天的自由滑啊,不过维娜那点分真的太膈应了,差个0.9是想干嘛?】
【同配置3A竟然打不过2A,水后到底给ISU充了多少钱】
【哎呀,勉强来说还算公平,毕竟司空的定级和GOE不太好,水呸,维娜到底技术比较全面嘛】
【话说回来,那个叫什么黛什么的,表现的好差啊,她有后台吗,我觉得她比花沢友美表现的还差】
【前面认真的?黛布拉你都不知道?】
【世日风下人心不古啊!我老了,现在的小朋友连黛布拉都不知道】
【前面的,黛布拉和池田凉子是同期啊,虽然不如池田凉子成绩那么好,但论名气,也是不差的好吧,你是认真问的吗?】
【莫名觉得黛布拉更惨了……】
女单短节目结束后,后台一下喧哗起来,时间比较晚了,工作人员要赶紧准备小奖牌的颁发仪式。
华国杯的场子比较小,没有设流动媒体区,运动员不用过三关斩六将才能回到休息室。
司空夏匆匆回去休息室套上队服,换下冰鞋,就看到维娜她们也被簇拥进了休息室。
她慢吞吞的系着鞋带,还在想着是趁现在和对方结识一番,还是等全部比赛结束后才上前呢……
司空夏觉得维娜有遗世独立的风骨,若是能和对方聊聊天,或许能受益匪浅。
但没想到,接下来这一幕,顿时就把这种脑补的滤镜,打击的一块不剩。
“我说!我不要去记者会!”维娜大声用英文说道,丝毫不顾休息室里都是人。
主教练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还安抚道:“为什么不去呢?漂漂亮亮的坐在正中间被采访,难道不好玩吗?”
“坐正中间又有什么用,他们还不是又说我捡漏了一次。”维娜冷哼一声讥讽完,一屁股坐在休息凳上。
主教练随之坐下,,温声道:“我保证没人这么说,如果有人这么说,我会挡住好吗?”
“你上次也这么说的。”维娜委屈了:“波卡恩分站赛就被这么说了,可你也没阻止。”
“噢亲爱的对不起……”
这般哄了又哄,又听到主教练道:“这样,你不是喜欢车吗?等你考完驾照了,我送你一辆轿车,只要你肯乖乖去记者会。”
维娜眼珠一转:“真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下半年你拿到驾照了,就送你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言的那一辆。”
都这么说了,维娜那堪称瞬间爆发的脾气,才被慢慢安抚下来。
等到情绪平复了之后,才开始和主教练有说有笑,之前见到的清冷高傲的感觉才又回来了。
司空夏:“……”
不是,刚刚设想的遗世独立风骨呢?
怎么瞬间变成骄纵小公举人设了?
仔细想想她情绪爆发前后,变脸如此之快,难道是因为她把隐藏的负面情绪压缩推后处理,然后全部发散给了自己亲叔叔?
这样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她比赛前后情绪是极与极的对比。
这么说来,维娜的清高可能只是一种,对外界应对麻木化的处理方式。
一方面觉得自己有实力,却被外界打压得不到认可。
再加上被亲叔叔带头宠,显然生活中也很受身边的人捧,性格就有一点拗不过来,只是不知道哪位赞助商,要大出血送一辆车吧……
司空夏把鞋带绑紧,摇摇头,制止自己继续脑补发散,算了,她的脑补貌似和现实一点都不沾边。
好不容易等三位运动员都准备就绪,工作人员带着队伍先去了小奖牌颁发仪式。
小奖牌颁发仪式是公开的,除了可爱的小奖牌,举办方还赠送了一支“李宁”珍藏系列腕表,这金灿灿的表,可以深切感受到金主爸爸的大方。
捧着桂冠小花束三人合影完毕,主持人开始进行挑冰迷提问题、选手回答的环节。
这是一个很活跃现场的环节,反正两边都有翻译人员,外国面孔的冰迷也会挑选。
其中有位冰迷调皮的提问司空夏,看到那么多的应援广告出现在大厅里,有什么感觉,都让人怀疑她是不是品牌方的人。
司空夏便笑说自己的脸出现在那么多地方,挺难为情的,但很高兴,因为也乐在其中。顿时让底下冰迷一阵哄笑。
还有冰迷问来到山城有没有打算去火锅,你喜不喜欢吃火锅什么的。
司空夏说不敢去吃,免得下次有人给我丢一包火锅底料。
插科打诨式的提问,让仪式上充满笑声,最后主持人让她们和底下冰迷大合照,然后再挑出几位幸运粉丝,获得现场签名海报一张。
这环节可就热闹了,到最后主持人不得不又多加五个名额,眼看赛后记者会的时间都要延迟,才匆匆忙忙结束仪式下了台,又快速从内部通道回到休息室。
司空夏来不及收拾,顺手把小奖牌塞到书包侧面,与领队一起进入了赛后记者发布会的大厅。
这场记者发布会华国媒体比较多,毕竟是主场作战。
作为开场就罕见保持优势、又一次名列前茅的司空夏,自然获得了众多媒体的青睐,提问方多不胜数。
而在这有序的提问期间,出现了一个不太和谐的小插曲。
当提问方要提问维娜时,倒没有说她这场捡漏什么的,只是问她对自己最后拿到冠军有没有信心。
“信心不好说。”维娜双手抱在胸前,鹅颈式麦克风也懒得调节,冷淡道:“反正看运气吧。”
好牛……
司空夏脸上无表情,实际心里为这种回答捏一把冷汗。
盘点参加过的赛后记者发布会,真的只有成年组,才有这种大佬毫无顾忌、有底气不怕事儿的发言——比如玛丽亚选手什么的。
不过像是维娜她这种直接把话头怼到面前,倒是少见,这不是给了媒体狂欢机会了么。
现场安静了一会,似乎不知道怎么接,才有记者趁着势头转过头来提问司空夏。
“司空夏选手你好,从短节目的分数上看,您与维娜选手仅仅只相差0.9分,有没有想过要对金牌发起攻击呢?”
司空夏礼貌笑道:“其实新赛季我的目标只在前四,所以对我来说,能站上领奖台就是胜利。”
维娜对这种稍微有点挑事的话头倒没有反应,可能只有别人戳到她身上才会去反击吧。
余下的提问、回答都不会太劲爆,司空夏分心留意了一下,才发现维娜没有记者提问时,会自顾自的玩手机,不然就左顾右盼,或者堂而皇之的把手机拿到桌面上按着。
与这赛后记者会的严谨风格格不入,也丝毫不管面前那么多长.枪.大.炮对着。
但没有人提醒她,连主教练都视而不见,好似已经习惯了。
很快,半个小时的赛后记者会落下帷幕,维娜率先往外走去,司空夏和梶本沙织稍微落后一步。
然后便看到她的主教练快走两步跟了上去,有些无奈道:“维娜,你的职业生涯那么长,总要礼貌一些。”
“并不觉得。”维娜呵笑了一声:“他们需要一点刺激,才会像个青蛙一样在报纸上哇哇乱叫。”
“唉,你等等我!”
司空夏接过领队递来的水,听他说要先回休息室,等抽检名单下来后再一起去小黑屋。
“啊对。”司空夏才想起这件事。
除了赛后前三是常检外,按规定,赛前赛后都会有一次随机检测的流程。
以前她都是过了记者会后直接去小黑屋检测兴奋剂,这次华国杯师姐们都有名额出席,就要稍微等一等。
特别是谭绮美,这次拿下短节目第七,有别以往,不知道会不会榜上有名。
司空夏回去的路上还和不知名的西装革履人士打招呼,对方报以慈祥?善意的微笑,也不好当没看见。
刚进休息室大门,就那么恰好看到谭绮美的视线正落在她的书包上——准确的来说,是落在奖牌的红白蓝奖牌带子上。
她下颁奖仪式太匆忙,就随便把牌子塞到了书包侧面,奖牌带就垂落在外,没人动她东西,自然就一直显眼的垂落在那。
——可没想到,可以直白的看到师姐这一面啊。
那不加掩饰想要得到的心情,浓烈的让人怀疑是不是错觉的程度。
司空夏一挑眉毛,乐了。
领队随后探头进来:“陆组长,抽奖名单下来了吗?”
司空夏装作没看到师姐瞬间抽离的视线,一如既往给她们问好,然后坐到了一边。
陆云蔚正在看短节目的小分表,这些赛后都会有专人打印下来,钉在公告栏里,己方的人可以随意取用。
她淡声道:“说还要等一会。”
“那我去问问看。”领队又缩头出去了。
休息室里都是等着抽检名单的选手,都在玩手机聊天什么的。
等待的时间慢慢过去,司空夏就发现谭绮美有些紧张。
她会下意识轻轻抖着腿,也无心看手机,屏幕一会一关一开的……难道是因为陆教练在看小分表么?
额,如果是也可以理解,每次教练的赛后复盘都挺可怕的,因为太敏锐了,当错误一项项被揪出来时,没有强大的承受力,都会心生万念俱灭的惭愧。
又过了五分钟,才有工作人员拿着名单走了过来。
接过一看,名单上常检一栏肯定有她的名字,而抽检名单果然挑了谭绮美,其他两位师姐则不用。
去小黑屋的路上,司空夏看到谭绮美时不时握一下拳头,或者舔舔唇,忍不住狐疑的问道:“师姐……你很紧张吗?”
谭绮美在外人面前,自然是个行事大方的好师姐,闻言转头一笑:“没有的事——很久没去做兴奋剂检查了,也不知道里面是个什么章程。”
领队自然接口道:“你就跟着司空就行,反正一起的。”
“好。”
兴奋剂检测一切顺利,结束后已经差不多晚上十点了。
这会司空夏都困的不成样,一大早精神紧绷到现在,想着明天自由滑,恨不得现在就能躺在床上。
他们在门口等了一会,才等到谭绮美出来。
领队笑道:“怎么样?”
“挺好。”
谭绮美走出来时,样子难掩高兴,当然不是见了市面的那种高兴,而是一种更隐喻的高兴。
“走吧,他们都回酒店了,你们回去后也早点休息,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好知道了。”
司空夏背上书包,打了一个哈欠,听着领队唠唠叨叨说着话,长长的奖牌带子随着走动左右晃动。
一直回到酒店,领队才咦了一声提醒道:“司空啊,你的奖牌放好,等会掉了你都没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