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游戏竞技 > 檀香秋阁 >

第二十九章 天理难容

这个时候,萧誉也真的是有些气愤了,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些个边关将领到底是哪根筋给抽住了。苏殊也不藏着,把那份急召传了上去。 “放肆!”萧誉看了,直接就气得坐不住了,这一个个都是要干什么,这事情还要发急召。闹着玩呢!真是天理难容。 萧誉下令:“让韩永即刻出发,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了。” “是。” “还有,去看看云帆现在何处。有必要的话,让他去边防走一趟。” “是。” 时间转眼之间就过去三个月有余,他也是第一次尝试着一个人坐拥天下,远远不止是管理一个国家这么简单。至此,他也明白公子帆在他身后到底做了多少事情,远远不止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在蜀地的时候,他本想着碌碌无为,在这险要之地戍守而终就好,可是公子帆来到蜀地,一切都变得天翻地覆,先是奉诏返京,然后是太子监国。如果没有公子帆和云起的暗箱操作,他的提拔和重用怎么可能这么快! 一幕又一幕在萧誉的脑海中激荡回想,似乎,这些都是拜公子帆所赐,大炙,离不开他…… 边关的公子帆又是早早地收到了消息,不由苦笑,现在这萧誉可是越来越仔细了,居然可以将事情把握到这个程度。这也令公子帆也是刮目相看,不由想起了吕蒙的“士别三日”。 一个穿信兵急色匆匆朝他飞奔而来,顾不得满脸灰尘朝他跪下:“将军,韩公子已经到了。” 周围的士兵闻言,脸色一变,猛的站了起来,紧握手上钢刀,一个将军脸色严峻,凝神思索,良久不语,一会之后,快步返回军帐之中,带上头盔走了出来决然道:“去卫兵营。” 走在这将军的身边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突然开口道:“将军,大周有军三万兵马聚集在山西面五里处扎营,昨日又一千兵力突袭而来试探我军军力部署,意图很明显,乃是要消灭我们大炙第一线作战部队。”此人乃是大炙驻卫军的参军周捷。 果然被公子帆说对了,在场的将士们多少有些吃惊,对公子帆这“未卜先知”的能力实感佩服。这种能力,也不是第一次得到验证,但是能够这么准确的,怕是没有人了。 周捷迅速回应道:“我马上吩咐手下传信而去。” 刚走两步,公子帆却将他叫住:“慢着,我要你亲去雁门关一趟。” 周捷一脸不解:“为何。” 公子帆严肃道:“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依照这里的的地理环境,周边部署你最为熟悉,预防……”,后面的话却没有打算说下去。 周捷道:“驸马大人,你是不是想的太过严重了,我军据山而守,地形狭隘,不便大举进犯,我军熟悉近山地形,大周军队若要强攻,就算能攻的下来,三万兵力也损失殆尽,我军后援一到,他们便前功尽弃。” 听到这里,那人顿时意识到了公子帆的意思,不由惊讶:“我们现在缺的就是后援啊!” 此刻的将领,内心愁苦不已,自己的前途究竟如何,目前还无法断定,而他却差点要被迫送上人头。突然间,内心之中,迸发出无限的感慨,这公子帆可是不计前嫌,也没有亲疏离间之分。可算是有惊无险。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军营之中,公子帆听到有人在诵读《大学》诗篇,不觉有些惊讶,询问道:“何人诵书?” “是京城来的一个老先生,在边关教小孩子们诵读诗书。”有将守随即回答道。 公子帆点点头,却没有想到是哪位大尊在这里诵读此类文集,毕竟这京城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人。年近五旬的夫子一边摇头一边如同吟诵诗词似的,吟诵着书本上面的语句。之后,对下面的弟子们说道:“刚才我念的那一段,就是《大学》篇中,关于儒士们毕生倡导的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至于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听明白了吗?” 六位年纪大小不同的弟子们,纷纷点点头,而后排一位却身穿粗布衣,十余岁的少年却在呼呼大睡。公子帆便蹑手蹑脚地走进去,盘腿坐在他身边,看着那先生继续摇头晃脑的讲学,不由想起小时候自己也是在先生课上倒头大睡只不过那时候自己才五岁。 夫子看到后,气的吹胡子瞪眼,大声说道:“秦云,秦云!” “啊!”秦云被从睡梦中惊醒,立即惊慌失措地站起来,而他却依旧睡眼朦胧的低着头。 先生叹了口气后,意味深长的说道:“唉,叫我怎么说你才好,你家里本来就穷的揭不开锅,好好读书走仕途当官,这才是你唯一的出路,而你上学不到八天时间,还整天睡觉不好好听我讲学,如此下去,你叫我如何向你们的族长秦老交待呀?” 而秦云却依旧低着头,就好像没有听见似的。 旁边一位少年靠过去一看,笑道:“秦云,快醒醒啊,你怎么还在打盹啊?”。 “啊!哦,先生,你的教诲我记住了。”秦云急忙回过神来,其他的先不说,立即将刚才那句话重复了一遍后,便不再说话。 先生摇了摇头后,说道:“十年寒窗无人理,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授乡里所托,在这座私塾中教了十几年书,却从没教出来一个举人,真是惭愧至极,愧对全城百姓的期望啊!”停顿片刻后,又问道:“你们可知读书是为了为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