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仙侠小说 > 剑破江山 >

第六十八章 干戈

说不定最终的责罚还是要他们武当派来扛。

这些前因后果,应文昌在出事当天都已经想明白了。

这些日子他对方中锦的态度,已经是应文昌涵养过人的体现了。

他想到这里,对着方中锦又投去一记白眼。

忽然见到方中锦做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来。只听他说道:“难道少林寺方丈反复为难我,竟然也是朱棣的主意?”

他随即又觉得不可能。以方中锦如今的地位和本事,还不至于能引起当今圣上的注意。

想到这里,他摇头笑了笑。

但是站在他对面的应文昌却笑不出来。因为他知道方中锦还真的猜对了。

应文昌也不知道当今圣上到底是如何看待面前这小子的。

按说方中锦与仇松鹤合谋,该是主犯之一。

整个华山派如今都在今上的秘密打压下一蹶不振了,独独对方中锦的态度值得玩味。

今上既不杀他,也不放他。而是让少林寺去试探、磋磨他。

难道连今上也觉得方中锦是可造之材,为了用好这人才才这样大费周章?

这些不过都是应文昌私下猜测,他摇了摇头,终于决定不把这些话说出口。

到底他们武当派与方中锦的交情,还不至于那么深厚。

一时间,武当山内庭的悬崖上,应文昌与方中锦两人都各自陷入了沉思中。

一方面是对“天威难测”的感慨,一方面是眼看着大军不日既到,却拿不出半点对策的无力感。

应文昌不会舍下武当派独自出走,方中锦也不能放弃快要到手的解药独自逃脱。

两人都盘坐在悬崖边上的一块大麻布上,放任山风不断将两人的衣袖袍角吹的猎猎作响。

而他们此刻正思考的,都是在大军到来之时该如何分说,才能助武当派逃离这一大劫。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方中锦从应文昌的麻布上,看出了朝廷的兵戈之意。

但他却闹不懂,为何一向对武当礼遇有加的朱棣竟然会为了两个朱家后人而这样大动干戈。

要说朱氏兄妹虽然死在武当山上,但起因还是因为汉王让他那对儿女来武当山上“闹事”。

如果朱升壁兄妹不是提出非分之请,也不会和武当臧玉山他们闹得如此之僵。

这情形就非常值得玩味了,为何朱棣对武当派的态度变化会如此之大!

方中锦皱眉思索,忽然心中一动,抬头问应文昌道:“难道华山大会的事情,还是泄露了出去!”

应文昌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说道:“难道你们这以为靠一杯雄黄酒,就真能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吗?

说起来我们武当派如今被害的这番凄惨,还不是因你和仇松鹤而起!”

方中锦霎时间一片了然。难怪应文昌从一开始就对自己充满不喜。

原来武当四子中就数应文昌为人思量最重。

他知道如今的武当派后继者凋零,全靠一口皇恩吊着气。

应文昌的师兄弟们或许并不把“皇恩”二字看的太重。

但整个武当派还是需要有一个“明白人”才行。应文昌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明白人。

当日在华山派大会上时,他们武当与少林为了过去所做的誓言,答允和仇松鹤一起起事。

而起事所“反”的,正是那口“皇恩”。

当时应文昌就觉得极其不妥。只是那时候道场中群雄的情绪被煽动了起来,自己就算要说两句话,也是无法挽回局势的。

而之后会受朱棣的“报复”,也早就在应文昌的预料之中。

应文昌虽然将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早就想透了,但他到底是武当派出身。

对方中锦即使心有责怪,但也不会过分为难。这一份大派宗师的威严,应文昌自持还是有的。

方中锦被他白了一眼之后,心中也觉得有些理亏。

更何况之后因他上武当求药又生出不少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