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寒春听了这话一时语塞,方中锦确实什么都没做。
但他立刻严肃指出道:“你方才念的这些句子,都是《黄帝内经》里的是也不是?”
方中锦点头。童寒春又道:“这《黄帝内经》到处都有刊印,但是外行人照着书胡乱解释行事,往往要闯下大祸!
如今大师兄陷入抑郁情志中,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慢慢将养。你千万不能擅自行事!”
应文昌一听,便知其中利害。更是抓牢了方中锦的手臂怒道:“你待怎的?”
方中锦还未回答,童寒春便替他回答道:“刚才那句句子中第一句的意思就是‘欢喜能克制悲伤’。
所以民间常有‘冲喜’的说法。依我看,《黄帝内经》中许多言论并未得到验证。什么‘冲喜’更是民间胡闹出来的歪风,绝不能当真!”
应文昌现在才明白过来,对方中锦怒道:“不能胡闹!我大师兄一把年纪了,冲什么喜?
如今武当山上丧事还未办完。你若是敢蛮来,我们武当也不是轻易罢休的懦夫!”
应文昌一听“冲喜”二字,立刻提心吊胆起来。生怕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在武当山上搞出什么荒唐事,让藏师兄一把年了还传出丑闻来。
“冲喜”多指娶妇与生儿。臧玉山早就已经入道,不是俗家人了。
他一把年纪,娶妇是绝对不可能的,生儿那就更是混账话了!
武当二子怕的就是方中锦这小子为了达成目的蛮干,到山下弄个小娘子上来。
在这道门圣地胡搞些荒唐事出来。
先前他们已经知道打不过方中锦了,若他一心要搞这些腌臜事。
也无需搞成,只要把不知名的娘子拉到武当山内庭,那么武当声誉也算是毁了。
方中锦看着异常激动的应、童二人,不由觉得好笑。
他对着两个年纪远大于他的道人说了一句:“你们难道认为让人心中欢喜的事情,就只有娶妻生子那些吗?”
这一句话对两个道人说出来,实在是有些唐突。就见应、童二人脸上果然都露出尴尬的神色来。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方中锦一旦脱出围困,便像是游鱼一样滑不留手,朝着臧玉山住处窜去。
童寒春是个好脾气的人。他见方中锦走了并不动怒,而是问他师兄道:“就让他去吗?”
应文昌没好气地皱眉道:“让他去吧,若他能把大师兄唤醒不是更好?
就怕他使了那么多花招,最后还不是功亏一篑!”
童寒春嘿嘿笑着应了。
他们两人到底不敢让这后生在他们师兄屋中胡闹,便也紧跟其后向前奔去。
要知方中锦可是“劣迹斑斑”,武功又极其高强之人。
若是他唤不醒师兄,凭借自己武功蛮干就糟糕了。
武当二子终于冲到臧玉山屋外,就见方中锦果然呆愣地站在屋中。
应文昌鼻孔“哼”了一声,道:“跟你说了师兄身体抱恙。偌大的武当山难道还能在这种事情上骗你不成?”
方中锦回头看到武当二子,也是皱眉问道:“臧掌门这是得了什么疾病?”
应文昌不答,童寒春则道:“这恐怕是情志抑郁悲痛至极,所以陷入神魂自闭中。这才不能应答外物。”
方中锦眼睛一亮,问道:“难道寒春真人也会医道?”
童寒春作为武当排行第三,心思却是单纯。他听这问题,脸上一红道:“贫道并不会医病。只是贫道跟着师兄耳濡目染惯了。”
方中锦点点头,继续向前走了一步。
屋子里,一张床榻上正躺着臧玉山。
只是这个臧玉山比三天前操劳了许多,他一双眼睛并未闭着,而是呆呆望天。
双目浑浊似乎毫无生气,方中锦甚至能从这双眼睛中看出求死之意。
他又对着躺在床榻上的臧玉山说道:“小子方中锦,替丐帮上下六百位兄弟,恳请臧掌门出山医治,活命之恩丐帮上下不敢或忘!”
但是臧玉山仍旧一动不动地躺着,没有一丝反应。
方中锦惯会相人,他早就已经确认这臧玉山并不是听了他的话却不想理睬,故意望天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