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济则是急出了一头大汗。
他紧赶两步追了上去,焦心地问方中锦道:“方兄弟,你这玩笑开得太过。
挑十二个空桶下山确实不难,但要挑十二桶满水上山哪有这样容易的。
再说山路崎岖向上,你容易不小心被水桶带倒,滚下山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快放下几个水桶,若是今天勉力也担不完,我同你一块去找师傅求情便是了!”
方中锦看他脸上关切神色发自内心,便只笑了笑道:“你就放心吧。”
说罢他继续向着山下行去。别看他身子并不做出奔跑的姿势,但是下山速度极快。
更兼两个竹扁担被他挑的四平八稳。十二个竹桶随着方中锦的身子微微晃动,不管山路如何颠簸,都始终黏在扁担之上。
待他们一路下到小镜湖边,却见那里有一个老和尚正坐在湖边休息。
叫他老和尚,是因为他瘦削的身子佝偻着,衣衫更比寺中别的僧侣破烂一些。
但若仔细看这老和尚的面容,却会发现他年轻时候定然样貌不差。
一双深邃的眼睛,配着挺直的鼻梁。若不是他脸上皮肤暗黄,身上瘦的不成人形,直到如今也能算上是宝相庄严。
那老和尚一见方中锦他们三人风风火火地向小镜湖赶来,着实吃了一惊。
再看清跟着方中锦身后的竟是洪济、洪渡二人后,连忙低下了头。
他本来坐在湖边休息,现在赶快挑起了身边的水桶,吃力地从方中锦身边穿过。
瞧他身形步伐,显然武学不过入门罢了。
两担水被他挑着摇摇晃晃,一路洒出不少。
而那老和尚的身形本来就佝偻,如今被两担水压得身子更弯,仿佛是要被沉重的水桶带倒一般。
洪济与洪渡两人看到这个老和尚,都一齐站住,沉默着向他离开的背影躬身行了一个礼。
那老和尚自是浑然不觉,只管缓慢地向山上爬去,一点也没要理会洪济与洪渡的意思。
这就有些奇了。从洪济、洪渡的举动来看,这老和尚辈分恐怕不低。
而方中锦却敏锐地感觉到,那老和尚似乎是故意要避开洪济与洪渡。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方中锦来到自省堂,却先领到了一只空竹蓝。
而向来冷漠犀利的洪渡,一听说方中锦竟然要在一天内挑满五百桶水,竟然幸灾乐祸地轻哼了一声。
方中锦玩味的看着手中那只大竹篮子,显然是自省堂的当值弟子出于好意,才为他找了这么一个家舍。
否则五百根竹签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放。
方中锦回头看了一眼洪渡,见他又将尖刻的双眼皮一阖,遮护眼中的幸灾乐祸。
而另一头的鸿济则是皱着眉道:“方兄弟,这自省堂本来是让寺里僧人忏悔自己犯下罪业的。
你那时……虽未真的伤人,确实也有不是。
可惜这五百桶水必须你自己挑完,若我来帮你忙,还要翻倍的多罚你。
这一路我帮不上什么忙,你若挑不动了,就尽管坐下歇歇吧。”
方中锦淡淡说道:“无妨,水桶在哪?又要到那里去挑水?”
洪济说道:“水桶、扁担都在自省堂后放着。
装水的水缸也安置在哪里。至于取水的地方么……在山脚下的小镜湖……”
洪济满面愁容的说道这里,又让洪渡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小镜湖在少室山脚,两处虽不太远,奈何少林寺高高建在半山腰上。
算上一算,返回两地总要有一顿饭的功夫。
寻常的寺僧犯了错误,到自省堂挑水,不过一天挑个十几二十担。合计四五十桶水就挑完了。
挑满一个月,便能回寺中继续修行。
而方中锦这五百桶的数目,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
但其用心无非是要让方中锦深受磋磨。
要知道方中锦就算功夫再高,轻功再强,也无法在一天之内往返二百五十回的。
想来他挑到一半,要么用力过度,内力受损,甚至留下暗伤。从此再不能成武林中一害。
要么恼羞成怒,暴起伤人,那么少林寺无论要如何处置方中锦,外人也无法再多置喙。
总而言之,师傅安排他今日来看守方中锦。就是料到洪济武功虽强,性子却极憨直,最易被人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