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大国重器 >

第三百四十九章 设备改造

所以他也懒得把希望寄托在厂家身上,有什么就买什么。

设备买了回来,再自己来做改造。

改造的首要环节,就是用自己研发制造伺服系统,来替换原设备的步进系统,提高设备精度。

在白云天拼出五轴加工中心以后,伺服电机的核心精密部件已经不再依赖手工,周师傅他们只需要专心于其他易加工零部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今设备车间已经能够每月提供一百余套伺服电机,基本满足自用需要。

经过这番替换,这批数控设备的精度陡然提升了数倍。

就拿采购的那几台大型数控卧式车床来说,原来的加工精度只有0.03到0.04mm。更换了伺服系统与控制系统以后,加工精度立即提高到了0.007mm,重复定位精度提高到了0.003mm,与国外设备同级。

第二项改造,是在机床床身关键部件,加装了测温元器件,将其温度变化随时传递至主控系统。根据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对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工控制做细微调节。

这样一来,数控设备的加工稳定性也大为提高,长时

间使用也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这两个改进,对中华制造来说很容易实现,但对国内机床厂家来说,却难如登天。

原因很简单。

伺服系统的电机制造,精度要求极高,国内普遍制造能力有限、高精度设备大都采用手工制造的情况下,很难大规模运用,除非他们也制造出一台高精密五轴加工中心。

而电机只是一方面,还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最重要的,是伺服电机的驱动程序,以及温控补偿的系统程序。

这两个涉及的是算法!

没有足够的数据和处理温度变化对机床加工精度、稳定性影响的经验,光靠脑子想,是编不出来的!

说穿了,就是积累不够。

这两点,除非国外相关制造商公开数据,否则国内厂家没法一蹴而就,只能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积累了足够的数据和经验,才有可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