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大国重器 >

第二百六十章 芯片组

在白云天的有意引导下,周培他们设计的这款386主板,有许多地方做了大幅改进。

如扩展卡插槽,主板上一共预留了八个卡槽,分别为四个老式的工业ISA插槽、一个AGP显卡插槽、三个PC

I插槽。这样既可以使用最新的PCI接口板卡,以及自行研发的AGP显卡,同时还兼顾了老旧的ISA板卡,让它们可以继续发挥余热,减少用户的硬件开支。

内存条插槽,也同样遵循了这个规则。

主板预留了两根30脚的内存插槽,让用户还可以继续使用286时代的内存条。同时加了四个72线的内存插槽,以使用目标标准的72线内存条。

还有一个重大改进,是预留了缓存的插槽。

早期的286、386,没有缓存这个概念,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内存进行暂存、交换。

直到486以后,由于主频越来越快,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存的速度跟不上处理器数据交换需要,才开始在处理器内部,固化少量高速存储器,用于CPU内部数据交换所用。

其实386,尤其是后期版的运行速度,已经不比早期的486慢,只是没有内部缓存,导致它的实际性能发挥不如486。

故此,为了将其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主板上预留了外部缓存的插槽。其最大外部缓存,达到512KB,通过这番修改,可以将386的性能提升百分之四十七左右,基本已经可以和486并驾齐驱。

同时,仿照奔腾处理器的做法,也为386增加了CPU插槽,而不是直接焊在电路板上。

事实上,英特尔后期的各种CPU插槽,白云天都知道,他也有过抢注专利的想法。

可是CPU插槽这种东西,顾名思义是为CPU服务的,其结构完全跟随处理器变化而变化。就算抢注了专利,英特尔公司只需要更改设计,就能避开他的专利陷阱。

这款主板最大的创新,是增加了USB接口驱动。

按照制造史回顾,USB接口是英特尔公司与本年底推出,九六年正式成为通用标准的外部接口规范。

但是白云天才不管那么多,为了抢夺筹码,他提前就拿出了USB接口。而且还不是第一版的USB1.0,而是后来更为大众所接受的USB1.1,将外部数据传输速度,由每秒1.5兆,提升至了12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