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销售也还可以,毕竟工人业务能力过硬,质量检验严格,出厂的收录机播放质量比一般的国产货强不少,很是热销了一阵。
然而好景不长。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人民群众满足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逐渐开始变得挑剔起来。
一三七四五厂生产的收录机,质量没得话说,但与此同时,也带着浓厚的军工烙印,那就是不重视外观设计。
他们生产的收录机,外观难看,设计极其不人性化,制作粗糙。出厂销售的收录机,一些边角处甚至还有毛边都没
有清理干净,用户对此很不满意。
在与进口货、部分做工精良的国营厂家的竞争中,一三七四五厂逐渐败下阵来,销量逐年下滑。
厂里不是没有想法改进,然而军工人的思维可能真的不适合民品,做出来的东西总是不符合市场需求。
更大的毛病,是成本太高!
一三七四五厂从事航空仪器仪表生产这么多年,质量问题已经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个干部职工的脑海深处,生产收录机也像做军工那么认真负责,每一个零部件都精益求精,质量是上去了,可是成本也打着滚地往上翻。
人家国产录音机,都是随着生产工艺的熟悉、提高,逐年降价,他们厂的收录机却是数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不敢降啊!
一降就亏本,哪还能挣钱养活厂子。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销量越来越低,库房里积压的录音机越来越多。
而三角债务,又使得厂子的经营雪上加霜,变得更加困难。
到了去年底,供货厂家长期拿不到货款,终于决定终
止跟一三七四五厂的合作,停止供货。
全厂干部职工急得团团转,甚至组织所有的职工到街上摆摊,推销收录机,但成效等于零。
夏天时,厂里最后一点流动资金也消耗一空,再也拿不出一点钱来投入生产,被迫停工。
就在全厂干部职工欲哭无泪,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忽然接到了兵器工业总公司打来的电话。
即将有港商前来考察!
一根不知道能不能有效的救命稻草,就这样从天而降,突如其来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