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融洽

回去的路上, 没有人开口说话。

两人本也不是多话的性子,就像过去的这些天一样,他们俩大多数时候是沉默的。

到了家, 邹平章见方进依然是那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没有一点好转, 不由安抚他, “云宝她会想明白的,从前你是不知道, 她待你多上心。无论如何, 咱们照看着她,时间长了总会好的。”

方进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是啊, 即使她不愿意回来,他也可以照看着她。她说她没有家了,那就由他来给她一个新的家。

他会按照原来的样子,长成一个能给她遮风挡雨的男人。

想通了之后, 方进又振作起来。

两人吃午饭的时候,他跟邹平章说起接下来的打算。

他想再去申城一趟。

当初卖完李智留的货跟他结账的时候,他们曾通过一次电话。有心问问有没有正经从他那儿进货的途径,便多聊了几句。

李智所在的商贸公司本身也需要拓展销售渠道,再加上这一层特殊的恩情, 自然没有不成的。

方进原本只是想从他那里拿货,还像原先那样,去松林路大市场摆摊来卖,毕竟他没有根基,本钱也不多,只能先积累一段时间再做别的打算。

可聊下来,李智却建议他还是要尽早铺开来。

如今将将开放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可以说处处是机会,就看谁先碰见,谁又先抓住了。很多时候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慢一步,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听他说,他接触到申城那边一家很有意思的“自选商店”,店里什么品种的货都卖,而且没有售货员,只把货品放在货架上,明码标价,供顾客挑选。

因为有比较好的渠道,货品的价格相较现有的国营商场、商店,包括其他零零碎碎的零售商店都便宜不少,顾客既得实惠,又不用看售货员脸色,或者跟人讲价讲干了口水,是以生意非常兴隆。

又因为货卖得动,供货商也喜欢,反而能拿到更合适的价格,如此一来,便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李智这边借着工作的便利有不少货源,也愿意帮他去做,非常诚恳地建议他可以考虑以这种模式在青城也做一家。

方进当时很受触动,因为这种理念跟他当初在大市场摆摊时候的做法很相似。他十分认可这是一种高效的销售方式。

但由于家底太薄,即使想先开一家不用太大铺面的商店试试水,于他而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个时候他已经住在邹家,只不过还没有后来这些事,认真考虑了两天,他跟邹平章说了这个想法,想看看能不能先跟他借些本钱。

邹平章祖上就是经商的,虽然自己走的是学术路线,但还是有几分商业敏感度的。听说之后,也很认同他们的想法,再加上邹家到处是房产,自然不吝于借出一处来支持年轻后辈的事业,便说可以提供一处中心公园那边的临街三层小楼给他做店面,房租等有了利润之后再付。

方进虽有愧疚,但现实容不得他扭捏。

带着万分的感激,他浑身干劲地打算一步步去落实,就在这时,发生了方萍找上青城来的事,再然后便是这一场天翻地覆了。

到如今尘埃落定,他坚定地不愿意去念书,仍然想继续做这件事,邹平章劝不住,也只能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