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侯当知,百家无法共处。”一名儒家名士道。
百家除了兵家这类中立学说,别的学说都是无法共存于一国,国君选择了甲,那么乙丙丁就不会再来这个国家。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信邪都想要的国君自然是有的,但朝堂上百家并立的结果便是朝堂上每天的权谋大戏不要太精彩,精彩到民怨沸腾。
再头铁的王侯最终也只能向现实妥协,老老实实选择相对最有利的一家治国。
辛筝支着额头道:“无法共处的是百家学派,不是百家思想,孤需要的是百家思想,而非百家学派。”
似是想起什么,白衣如雪的王侯举起酒樽,笑容明亮柔和,眼神热切。“这三个月着实感激诸君,你们阐述了百家思想所有的优点,挑出了所有的缺点。做为对诸君的答谢,诸君若有意出仕,我可以为你们减免一年的徭役,诸君若无意出仕,孤令人记录了这三个月里诸君论道的所有言论,会整理成书,供元洲所有人族非人族阅览,但旁人哪有诸君更了解自己的学说思想?孤欢迎诸君共同参与著书,当然,著书时禁止再出人命。”
安澜瞠目结舌的望着辛筝。
过河拆桥的最高境界也就这样了吧。
我要的是思想,不是人,你们已经没用了。
安澜扭头看向百家的游士们,毫无疑问被气得不轻。
活了一辈子,从未见过如此清奇的国君。
一名游士情不自禁的问:“大家想兼用百家?”
辛筝颌首。“对啊,你们都很好,孤都舍不得。”
游士发自肺腑的问:“但百家的思想有许多是对立的。”
百家争鸣掐了几百年,有人的因素,也有理念本身的对立。
每一种学说理念都代表着一个群体的利益,这一点从百家的弟子们什么出身也不难发现。
拿最对立,成天禽兽猪狗互相问候的止戈与儒家做对比,止戈家的弟子多手艺人出身,儒家弟子多贵族出身。
讨好所有阶层以获得所有人的支持,听上去很美好,实则作死。
以贵族与盗趾为例,这世上谁能同时获取双方的好感,得到双方共同的支持?
神祇都做不到。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辛筝惊讶反问:“你食鱼时难道不会吐掉无用的刺只食鱼肉?”
她可没打算照搬着用啊,著书时肯定会对百家思想进行一番符合自己需求的改造。
不少人脸都气青了。
“竖子不可与谋!”
有了第一个忍不住气得拂袖而去的,很快就有一群,有了一群很快就是成片成片的拂袖而去。
为了发扬学说而来的,或被辛筝想兼用百家的轻慢给气跑,或被辛筝的过河拆桥给气跑;为权力而来的,哪怕减了一年的徭役也还有两年,天下这么多国家,有的是不需要服徭役就能当官的地方。
有这样的国君,辛国如今再强盛,也注定昙花一现。
不过一刻时间,宾客们便走得只剩下了两个人。
辛筝看着剩下的俩人,嘴角抽了抽,都认识。
羽王之女朔,明面上的法家新锐。
来自长洲的留学生长河,在他的同伴都去羽族继续留学时他选择了留在辛国,研究百家思想时对止戈家的思想很感兴趣,算是止戈家的弟子,论道时甚至上台讲学过。
辛筝问:“二位不走是准备参与著书?”
长河点头。“学生对百家思想很感兴趣,请辛侯允学生参与著书。”
辛筝看向朔。
朔道:“闲着也是闲着。”
辛筝灭百国,百国的典籍全都被抄录了一份运至国都,再加上徐清离开蒲阪时带走了双子学宫里她一生收藏的典籍,可以说如今人族帝国,藏书最丰的便是辛国。
冲着那浩如烟海的藏书,她的双腿果断背叛了理智。
所幸她是无翼民,所幸风洲绝对不会为了女儿接受威胁,想来辛侯也不会做无用功。
“孤允了。”辛筝拿起空着的陶樽,安澜见了赶紧给她斟满,辛筝再次举起陶樽用一种非常高兴的口吻道:“敬百家论道的圆满落幕。”
朔与长河忍不住左右瞅了瞅空荡荡的坐席。
辛侯你管这叫圆满落幕?
辛筝一派气定神闲:“他们会回来的。”
朔与长河努力控制着几近失控的面部肌肉同样很高兴的举起酒樽与辛筝共贺论道圆满落幕。
辛侯说到做到,第二天便颁布诏令要在辛邑修建一座大型藏书楼,收藏所有典籍供游人免费阅览,并欢迎天下有才之士共同著书,将百家学说思想合于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