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其中三百七十万在辛原,人口都快挤炸了。”辛筝头疼,辛原的面积虽然很广,但再广那也不是农耕土地,畜牧业发展得再好也比不上面积更小的农耕土地能够养活的人口。辛原现在还没出现大面积的饥荒完全是因为条原的供给和她之前多年里孜孜不倦的广积粮,与新兴的商业,但这并不能长久也不稳固。“我至少得移民走两百万人口。”
安澜也帮不了辛筝,龙伯同样被贫瘠土地给困扰,她很清楚这有多难缠,比龙伯好点的是辛筝是人族,她将辛原上的人族往别的地方迁徙不会有太大的阻力,而龙伯不能。
迟疑了好一会,安澜才拍了拍辛筝的手以作安慰。
辛筝抱着崽崽形暖炉休息了一会儿便恢复了工作状态,马不停蹄的去开会。
战线推进顺利,但安置当地的氓隶,别让他们在这个冬季死了。不然人口本身就很稀疏了,再稀疏就真百里无人烟了。
明明是农耕土地,人口却比草原还稀疏也是奇迹了。
还有为了抵抗百八十载不会舍得告辞的小冰期,云水以北同样需要修建大量的水利,尤其是云水本身,哪怕没人捣乱,母亲河也会动不动甩脸子给你看,而她每次甩脸子,云水两岸的万顷良田都要倒霉。
不论哪个都需要大量的物资,当地显然提供不了,只能在辛国原有的疆域里采购。
是的,采购。
辛筝很想征用,所有王侯贵族战争时都是这么干的,但考虑一下后果还是算了,转而选择花钱买,不过只付定金,尾款什么时候支付看她什么时候有钱。
以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辛原的人口稠密得快炸了,必须对外迁徙人口。
暂定迁徙人口一百万。
都城在辛原,正常情况下没人乐意从都城区域往偏远之地迁徙,因而怎么迁,迁哪个地方的人口,迁多少都需要讲究,不讲究很容易搞得民怨沸腾。
专门用来议事的大书房里,辛筝坐在巨大的书案前,一只手支着额头思考了一会儿,道:“孤要颁布新的继承法。”
众人不由愣住,我们不是在讨论怎么迁徙,迁徙哪些人吗?怎么突然跳到继承法来了?
虞最先反应过来。“大君要颁布怎样的继承法?”
“婚生嫡长嗣继承父母所有财产,之后的嫡嗣与非婚嗣什么都不继承。”辛筝问虞。“这有难度吗?”
虞想了想,回答:“有点,但也不难。”
宗法制本就是嫡长继承家业的大头,剩下的嫡嗣们分点残羹,庶出子嗣分点汤汁。但那是贵族,氓隶可没有庞大的家业在让嫡长嗣继承了大头后还能给小宗分点残羹,氓隶们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血脉的延续,都是让最年长且身体健康的孩子继承大部分家业,剩下的孩子分几张饼,甚至什么都不分,更甚至让后面出生的孩子做第一个出生的孩子的奴隶。
辛筝的新继承法不过是从原本的嫡长继承大头变成继承全部,氓隶们不会反对,这对他们没有影响,贵族们肯定会反对,但辛国还有贵族吗?
“尽快给我拟个章程出来。”辛筝将话题拉回正题。“家中有一个以上的成年子嗣的家庭,必须抽一个子嗣迁徙到云水以北,做为补偿,少掉的这个人头分的土地可以保留两成,五年后收回。而迁徙的那个人在云水以北落户后,免十年田地税赋。”
辛国的土地是按人头分配制,人死了或是户籍迁徙,土地便会收回。
辛国人口增长很快有吸纳流民的缘故,但氓庶们为了分更多的地甩开膀子大生特生也功不可没,随便挑个里聚都能看到成串的稚童。
不给补偿容易出问题。
至于非嫡长的子嗣们因为什么家产都继承不到的缘故估计也会很高兴去别的地方开拓。
一名官吏问:“徭役可要免?”
“不论任何情况任何事任何人的徭役都不能免。”辛筝坚定道。“对了,若非长的子嗣已成婚且膝下有子嗣,子嗣年岁又小于八岁便换一个。”
远行并不是容易的时,很容易水土不服,成年人尚且如此,八岁以下的稚童更容易夭折。
顺便刺激一下成婚率和生育率。
“先迁徙这些次子们。”辛筝道。“非次子,但也想迁徙的,也可以申请迁徙。若足够一百万便罢了,若不够,到时抓阄分配各地强制迁徙。”
一百万人口的迁徙不会一股脑的迁徙,而是用五年的时间分批南迁,若是不够,最后两年强制分配也来得及。
花了半个时辰集思广益人口迁徙的章程给敲定,辛筝扔出了一个新的劲爆消息:“孤决定迁都条邑三十年。”
即便是虞也愣住了。
迁都非常能理解,统治了兖州云水以北所有土地后辛邑做为都城就非常不方便了,能容纳的人口少,交通也不够便利,但迁都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虞问:“敢问大君,迁都三十年是何意?”
辛筝解释道:“意思就是三十年后会再次迁都,具体迁哪里看到时的情况。”
虞下意识看向舆图上的蒲阪位置,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