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孰能不朽 >

502、第六十五章宜

神庙那惊人的财富,说没沾血那是扯淡。

想查也不难,神庙太根深蒂固太强大了,这也导致了没几个人能将神庙怎么样。

清楚自己不论怎么杀人放火都只是罚酒三杯的人是在杀人放火时是不会做得天衣无缝不留任何痕迹的,相反,只要你想查,随便一扒拉就能查出来一大堆东西。

反正查出来也不可能让人掉根毛。

强者就是这么自信,食人血食人肉都吃得光明正大。

使者到底有脑子,没闭着眼说证据都是假的,而是抓着巫犯了清规戒律,巫宗自会处置,宜捞过界了。

还有奴隶和田地,那都是神庙的财富,是信徒捐赠的,很多来源都合法。

宜的回应更简单,翻出了辛律,将废奴、土地公有、以及所有人都要遵从律法,包括官吏军队以及神职人员。

“荒谬。”

宜以眼神询问哪里荒谬了?“阁下踩着的土地是我辛国的土地,既然踩在我辛国的土地上便当遵守我国的律法。”

使者大怒:“岂有此理,巫乃侍神者,你们这是亵渎神祇,莫非是要与巫宗为敌?”

“亵渎神祇?”宜露出了古怪之色。“那么,神祇都让邪灵给吃了,忠于神祇,侍奉神祇的你们缘何至今还未为神祇化身的巫女报仇?”

人族地域辽阔,乱七八糟的信仰并不少,但巫宗是其中受众最广泛也是唯一被承认为帝国国教的宗教。

官序里的历史课有不少关于巫宗与一些宗教的内容与分析,因着自己也有孩子,宜也会翻一翻官序发给幼崽的课文,通过课文的分析差不多能猜到巫宗为何能如此。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别的宗教传播信仰,但施展的神迹全是骗术,巫宗就很骨骼清奇了,巫宗的神迹是真的神迹,或许以后会被拆穿为骗术,但没被拆穿前那就还是神迹。

诚然,很多灵力强大的术士也能做到很多事,但正常术士的灵力根本达不到巫女那种程度。

必要时移山倒海也不是做不到,甚至延续将死之人的性命。

但巫女们很少这么做。

原因?

官序历史课将历任巫女们使用神力的频率与寿命列了出来。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猜到怎么回事。

虽然没有明说,但官序的历史课文差不多将巫宗的神迹怎么回事给解释出来了。

移山倒海足以震慑世人,而延续将死之人的性命更是足以令世人疯狂,这也导致了早期的巫女们格外暴躁嗜杀。

不是什么人都有燃烧自己的寿命延续他人生命的高尚情操。

就算有,我出于自己的意志不忍见你死,选择燃烧寿命救你和我必须燃烧寿命救你是两回事,前者是自愿,后者是被自愿。

所幸巫女这种延续将死之人性命的前提是人还有寿命。

玉宫的第八任巫女出于对自身力量的好奇做了一大堆实验,最终发现她的力量更多的是将人的伤势病情给压下去,这种事情通过一些药物也能做到,但药物是通过透支身体元气达到目的,会死人。巫女损耗的是自己的力量,因而不会死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这位巫女也曾尝试给快老死的人延续生命,后果是惨无人道的悲剧。

巫女也不能逆转生死,要死的人还是会死,强行拽着的结果是让人在生与死之间跳来跳去,清醒的看着自己的躯体腐烂,最终那些做实验的老人实在是受不了这个罪自尽结束了痛苦。

公开出来的实验可能有隐瞒,但公开出来的部分足以让不少人恢复理智,让人不再寄希望于通过巫女的力量延年益寿。

即便如此,巫女的神力在所有人看来仍是神迹。

普通人族平均寿命低于三十岁,巫女们却是动不动就能活两百岁,并且受了伤后身体会恢复得很快,仿佛传说中食了不死药的炎帝。

第二个原因则是巫宗承担起了很多的社会责任。

贵族想读书,有一对一,甚至几十对一的精英教育,氓隶想读书,除非家境特别好,请得起先生,否则找巫宗。

巫宗为氓隶稚童提供免费的义学,当然,真正的底层稚童很少有去光顾的,原因无它,从下地走路起就要忙里忙外的干活,而学习是要脱产的,父母不会允许一个半劳力去脱产学习浪费时间,也供养不起。

辛国的官序为学生包圆了吃穿和文具,再规定不让孩子读书,父母就得去坐牢,干掉了所有挡道的人和事。但神庙只提供教育,吃穿与学习用具都得自己负责。

因而神庙里读书的稚童更多的是贵族的旁支庶孽与那些家境尚可的庶人孩子,以及神庙收养的孤儿。

前者虽然是贵族,但贵族的资源分配并不均衡,一个贵族氏族,资源的大头都是给大宗的,而大宗诸嗣中嫡长又拿大头。

可以说是集中资源培养嫡长,后面的人得到的资源会少很多,与嫡支关系越远,分到的就越少。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出一个精英可以延续家族很多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杜绝近支旁支与大宗争。

人与人生来就不一样,贵族与贵族亦然,哪怕是同父同母也一样。

嫡长享有最好的资源培养,后面出生的,上层贵族会将之当豚养,反正不差钱,好吃好喝,不想学习就不学习,只要不和嗣子争,杀人放火欺男霸女,想怎样就怎样,反正压得下去。

中层的会提供好点的教育,但不会分到多少家产,下层贵族一般是后面生的孩子随便养,养到成年了再赶出去,什么家产都不给。

底层贵族非长嗣的孩子与中层贵族的庶孽,以及各级贵族中有一定地位的私生子们大多会选择到神庙接受教育。

贵族氏族有族学?

是有族学,但族学的教育是紧着大宗嫡嗣们的,简言之,除了少部分突变的先生,大部分先生对非继承人的孩子们的学习并不上心,而且教学进度是跟着继承人们的进度来的,旁的孩子们能跟上就跟上,不能跟上也无所谓。

族学的先生时不时会给承嗣的学生开小灶,这些学生回家后也同样有长辈继续开小灶。

这些是非继承人的孩子们不会有的。

学生很容易学着学着就将心态给学崩了。

没办法,族学里的先生都是分不到什么权力,然后被请来教导幼童的,积极性惨不忍睹。百家学派随便一个先生都比他们积极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