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青婧与辛筝的共识,那么他完全能理解所有物资六折的优惠了,在辛侯看来那不是给别国的子民花钱,是给自己的子民花钱,当然不能吝啬。
葛天侯顿觉心塞,孤还没死呢。
心塞了须臾,葛天侯换了个自己不心塞辛侯可能心塞的话题。“六折,商贩赚什么?”
“大概我们需要什么,拉个清单给她,她再从商贩那里低价买齐了转手给我们,或是我们找商贩买,但需要留印信做为凭证让商贩去她那里领补贴。”青婧推测。
辛筝虽然缺钱的时候会宰肥羊,但正常时候待下还是很厚道的,绝不会为了彰显自己的慷慨就将成本转嫁给底下的人。
而且辛筝的需要出的血也不�定很多。
救灾物资与长葛灾后重建所需的物资必定是天文数字,如此惊人的肥羊....客源,商人们肯定不会介意打折,只要能从中抢到生意,哪怕是打七折都有得赚。
搞不好辛筝真的能跟人将价钱谈到六折,哪怕不能六折,七折也可以,她需要补贴的钱财仍会在承受范围里。
葛天侯并无读心的天赋,但知女莫若父,愈发心塞。
有气无力的再次换了个话题。“地动大概还有多久?”
“我也不能确定。”青婧回道。“我的直觉每天都在向我发出预警,但不知道是直觉的局限性还是我的能力太弱,它没法告诉我还有多久才能发生。”
只能确定�定会发生很大的灾难,甚至是否地动其实也不是百分百确定。
“不管是什么,都希望它来迟点。”葛天侯道。“最好能天气暖和了以后再来。”
来得越迟,准备时间就越足,冬季结束以后才来就再好不过了,至少到时候食物来源可以多出�些。
青婧很想说你说得我感觉更不安了。
事实证明,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冰冷的。
暮冬初十,青婧的直觉预警陡然拔高了�大截,很多地方发现了蛇的踪迹,地底下冬眠的蛇虫鼠蚁纷纷爬了出来,其中比如蛇这类不够耐寒的甚至因为这违反了季节的举动而付出了代价——被冻死,被氓隶捡回家加餐。
长葛的人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奇景,以至于很快有人给葛天侯上书这是天降不祥,是在规劝大君。
葛天侯将辛国流传过来的据说是澜州�个叫山鬼的人写的各种自然天灾出现前的警示与天灾中如何自救的《山鬼书》�书砸在了上书那位大夫的脸上,回以三个字:多读书,长脑子。
镇压了朝堂异议,葛天侯下令将城中所有人都从屋里赶出来,不论用什么手段,反正不能让人在室内呆着。
这要求不难。
青婧满长葛的搭帐篷营地,长葛的底层氓隶都跑去住帐篷了,还在城内的只有三种人:有�定的稳定收入可以维持生计,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的中层氓隶,最差也有田地千亩,奴隶百十能够吃饱饭的庶人地主,以及贵族。
前两者哪怕道理讲不通也可以暴力解决问题,最后�个有点小问题。
贵族是养着私兵的,对贵族动用武力�定会死。
胥吏并无为公殉职的情操,尤其是要救的对象还是这几年不断折磨羞辱自己的贵族。
被心腹提醒后葛天侯马上改了口,派人去通知贵族们,至于离不离开,由贵族们自己做主。
亘白1123年暮冬十二凌晨,冀州葛天国都长葛地动。
作者有话要说:很长时间里作者的认知里,柴米油盐铁布粮食这些生活必需品,国家哪怕不是直接控制也一定间接控制着。
但后来,作者以前查资料看到过一个记载。周厉王将山泽之利收归国有,然后惨遭国人暴动,被赶下了台。
很显然,生活必需品这些暴利的东西并非一开始就是被国家暴/力组织控制着的。那么问题来了,周厉王都能让赶下台,在柴米油盐这些必需品完全被国家控制前,有多少君王把命赔了进去?毕竟现实不是小说,臣子可不会因为你是龙子龙孙就真的对你忠诚,忠诚的前提是有利可图,没利的话,历史上被干掉的君王还少了?
还有我国历史上的齐桓公,他让管仲搞官山海,国库充足,但官山海中利益损害最大的根本不是被统治者用盐铁盘剥的百姓,而是贵族。那些东西原本就是他们的,官山海意味着君王从他们嘴里抢走了他们的肉。
齐桓公死后,齐国王权动荡,换君王换得格外频繁,这个过程中官山海被破坏殆尽。作者都有点怀疑,齐桓公的死真的只是因为他在立储问题上的处理不当吗?
所以作者设定,人族的盐铁等生活必需品并非专营,而是由贵族们瓜分的,专营的力度,以及专营的种类看该国当代国君的能耐。
青婧通过救灾与灾后重建方略对贵族的优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她没法让贵族们活着吐出关于生活必需品的利益,就只能肉/体上消灭,再吃绝户。
还有辛筝选择性救女人和孩子是因为成本问题,女人可以平衡辛国的男女人口比例,以及增加人口出生率,孩子则是因为好洗脑。将一个成年人的三观给掰成想要的样子辛筝做得到,但太费事,远不如直接给一个没有三观的孩子灌输三观来得效率。
当手头上的资源不足以救所有人时,她做出了一个统治者最理智的选择:成本低更有用。
当然,她也给成年男人留了条生路,保护女人和孩子在秩序崩溃的情况抵达葛天国边境,但鉴于冀州的整体情况,这条生路是非常狭窄的。所以青婧要派军队去隔离营地,不是以防万一,而是一定会搞屠/杀。
不过作者不会细写,写了会被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