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缨国太远不清楚,雪国正在拉近与太昊国的盟友关系,以及....开路。
雪国与靖人复国军似乎达成了什么盟约,后者召集了大量的匠人帮助龙伯雪国在绵延千里的大雪山中开出一条坦途。
为此雪国专门征发了二十万青壮龙伯去修路。
青婧若有所思,这么看来雪国短时间里是真的没打算在这场变局中搅和得太深。
去修路的二十万青壮龙伯是脱产的,再加上数万靖人,要供养这样一支工程队伍的衣食,雪国不可能还有精力搅和天下风云。
一个成年龙伯每天从事重体力劳动,要保证身体所需营养且不出健康问题,每日至少要食粮食四斤,肉三斤。
但这条路若修出来了,雪国南北将再无阻隔,来日与人族爆发战争雪国可以轻松的从北方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
若这条路修出来前人族还没来得及解决完内部问题,西荒之地可以易主了。
象国正在封锁边境,防止疫病蔓延到自己的地盘,相当谨慎从心。
再看鲛人海国。
海底之下的情报收集不到,但能看出海若在有意减少人族与鲛人的直接接触,人口少,繁衍慢的问题同样存在于鲛人。
海面之上,画棠显然和帝国卯上了。
解决了王师后便不再对外发动战争,深耕南溟海上的岛屿,但即便如此她也没忘了找人族的麻烦。
产自海岛上的咸鱼私盐源源不断的流入元洲大陆。
盐铁这些暴利行业一直都是被各级贵族瓜分垄/断的,海国的咸鱼私盐比贵族卖的官盐与贵族私底下推出来的私盐咸鱼更加便宜,杂质也更少,吃得更安全。
氓隶们不论嘴上怎么说,脚都很诚实。
官盐是贵族的合法收入。
私盐虽然不是贵族的产业,但卖私盐的都要给贵族好处,同样为贵族提供了灰色收入。
画棠卖的私盐一分钱都没给贵族们分。
轰轰烈烈的打击走私政策开始落实,落实的效果可喜可贺——民怨沸腾,而民怨沸腾的极致自然是揭竿而起,南方诸州除了实现了官山海可以抵抗画棠这种破坏的少数方国,不是正在大乱便是在向大乱的方向狂奔。
青婧想不通画棠这是想做什么。
远征的王师全军覆没,蒲阪倾覆只是时间问题。
耐心等待即可,为何还要如此?
莫不是想让帝国早死早超生?
再看羽族,羽族就....很忙。
境内地震频发,倒不是说只有羽族这么倒霉,地龙翻身在每个种族的地盘都频发,但羽族非分封,有且只有一个国,一个王,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自然灾害风洲都得收拾烂摊子,救灾与重建全都是王廷的社会责任。这种情况下哪怕风洲眼馋人族的地盘,也没法不管不顾的扔下国内的百万灾民。
饶是如此风洲也仍旧从人族身上咬下了两块肉。
扶持赫胥国的移民重建赫胥国,再让赫胥侯南征人族,人族排斥羽族,但对同为人族的赫胥侯就没那么排斥了。
在赫胥侯对不愿投降的地方实行了屠城焚城政策后,赫胥国扩张飞快。
羽族在赫胥侯南征时提供后者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全都要用土地来换的。
赫胥侯前期没法与羽族撕破脸,便将每一块交给羽族的土地血洗了一遍,保证羽族收获的土地上找不到任何能喘气的智慧生物,没有人的土地再肥沃也是荒地。
风洲对此也不以为意,用那些土地构建了隔离带,防止疫病蔓延到羽族境内。
只是,随着赫胥侯的地盘越来越大,他与羽族的关系明显在发生变化。
如今的赫胥国是羽族的附庸,不想独立的附庸不是好附庸。
最重要的是,赫胥侯是人族,若想长长久久的统治人族,甚至问鼎天下,他就必须解决附庸问题,否则随着战线推进,他遭遇的反抗会越来越多。且在青州还能以为亲人复仇的名义屠城焚城,日后扩张到青州之外难道还要以复仇的屠城焚城?
青州的方国多多少少都在当年赫胥国的灭亡中推了把,他要报仇要屠城焚城无可厚非,但青州之外的国族却是与当年之事....多少也有点关系,但赫胥侯和望舒又不是一类人,后者的目的是让所有人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赫胥侯是真正的统治者,为血亲复仇只是幌子,是手段,唯独不是目的。
不知道要扩张到什么程度这俩盟友才会翻脸,青婧有点好奇的想。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想立两个儿子为王的奇葩国君的原型是赵武灵王,这位主是真能折腾。
前后两任真爱都死了,长子大了次子十岁,很早就跟着赵武灵王一起出征,虽然不同母,但吴娃死了,赵何又是真的太小,没有威胁,理论上只要太子不出什么问题,赵何也只能做个公子了。
结果太子没出问题,赵武灵王却秀了啊,废已经成年的长子立幼子,传位给年仅十岁的幼子(考虑到古人虚岁,实际年龄可能还没十岁),然后自己专注军事。
后来又想分出一块地给长子,让两个儿子都当王,然后....就不用说了。
话说沙丘大概是天克帝王,先是赵武灵王被饿死在里头,后是秦始皇挂在沙丘,两个雄主都死在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