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愣了下。
虽然是很缺人手,但让军队去上堤抗洪是不是有点荒唐?
“帝国似乎并无此先例。”一名官员下意识道。
辛筝道:“以前有没有我不知道,从今天开始有了。”
官员道:“可让军队去抗洪,如何指挥?”
军队可不是庶民,谁指挥得动?别一个不小心军队就造反了,水患可不比战场,战场虽然会死人,但命硬的话还是能活的,面对水患...堤若是崩溃了,管你命硬不硬统统都得死。
辛筝道:“设立临时抗洪司,孤亲自上堤指挥。”
不给人反对的机会,辛筝三言两语将临时抗洪司的人员都给定了下来。
理论上议事可以到此为止了,辛筝就不,很快进入下一个议题。
往哪泄洪。
云水流经三州之地,不仅穿过无数人族方国,它还穿过羽族,因而每回云水泛滥倒霉的是两个种族。
辛筝不在意云水下游的羽族会怎么样,但她得考虑中下游的沃西人族。
沃西的重要产粮地都在云水两岸,放任洪水淹下去,变成泽国的就该是沃西的粮仓了。
条侯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想当人王的辛侯需要考虑。
让洪水继续流下去,条原固然能保住,但会极大的损害到沃西的底子,运气好的话可能她明岁就能收到龙伯与羽族瓜分沃西的好消息。
辛筝只能抓狂的选择在条原境内找地方泄洪。
官员们为辛筝的议题惊了下。
“沃西在云水的中下游,但羽族在云水的下游。”
让洪水淹过去,沃西是得倒霉,但羽族也同样啊,到时候同样有烂摊子要收拾,怎么可能跑来瓜分沃西?
长生种很长寿,但长寿带来的副作用是繁衍速度远不如寿命短暂的人族,这也使得长生种非常珍惜人口,如果有烂摊子要收拾都会优先收拾好烂摊子再对外战争,很难像人族一样遇到烂摊子便对外征战转移内部矛盾消灭冗余人口,无关君王的仁德问题,而是长生种这么干很容易自取灭亡。
为何最近的两千年里元洲的战争都是人族内部战争?不就是因为之前的种族大乱战中所有种族都损失了大部分的人口,人族靠着惊人的繁衍能力不过百年便恢复了人口,而长生种花了十倍的时间才恢复曾经的人口。
辛筝呵呵道:“羽族会飞,洪水很难带给他们多大的人员伤亡,羽族在云水下游也根本不种植五谷,他们种的都是蜜树,是乔木,除了蜜树,还种植了大量的森林,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我记得官序里有教,你们不至于这么快就还给先生了吧?”
正常来说河流的上游植被覆盖率比下游高,云水流域却是反过来的,因为下游生活的是羽族,下游只要是能种树的地方都被羽族给种上了树。
大水淹过去,还真不好说沃西和更下游的羽族哪个损失更大。
部分官员很想说那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条原与沃西很近,但也不是直接接壤的,两者之间还有不少国家,羽族想打过来需要不少时间。而且真瓜分了沃西,龙伯与羽族的联盟也必然走到尽头,只要处理得当,辛国还是会有很多时间的。
然而这些理由说服不了辛侯,她就要在条原泄洪。
辛筝控制疆域里最适合泄洪的无疑是条泽,因为前两年的旱灾,条泽的水线下降了很多,可以容纳不少洪水,但这也有个风险,若条泽容纳不下,那么洪水就会裹着条泽的水自条原继续往下游去。而条泽周围是原来的条国,如今的条邑人口最稠密的地带,一旦泄洪失败,条泽周围的城邑就全完了。
因而底下又给辛筝提供了另外几个选择,只一个问题,这些地方都有人居住。
辛筝思考了片刻,选择双重泄洪。
先选一个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写泄洪,干掉一部分洪水后剩下的再往条泽引。
理论上不管怎样的洪水,这样的双保险都是够了的,但为了以防万一,条泽的后头辛筝又准备了一个泄洪区。
决定了往哪泄洪后剩下的便是搬迁,将泄洪区域的所有人口都给迁徙,辛筝对此给的命令,甭管用什么手段,哪怕是把人给绑了拖走也可以,反正给她将当地的人给清干净。
条泽周围二十里所有村社也同样迁徙。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辛筝第二天就带着临时抗洪司的人上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