鯈道:“辛国和条国太近了,条国的北境原本的两个小国灭亡后便全线同辛国接壤了。一座山上不能有两只大虫,辛国与条国便是位于一座山上的大虫,迟早要打起来拼个你死我亡的。”
小童道:“希望辛侯早点打过来。”
年纪最大的少女皱眉道。“可如果和辛国也打起来了的话,国君会不会征更多的军赋徭役,到时所有人都会很穷,吃不饱,我们能够讨到的食物也会越来越少。就算战争结束后日子会更好,但我们能活到战争结束时吗?”
鯈与众稚童闻言不由愣住。
在场都是专业的乞讨从业者,自然明白,乞讨时找那些家境不错明显能够吃饱饭的人乞食更容易乞到食物。战争时,底层的氓隶会更加活不下去,不过这部分对乞儿们的生活没影响,乞儿们又不可能从这些本身就吃不饱还和自己抢食物的人手里乞食。与乞儿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中层的人家,他们成片的破产意味着乞儿们的收获大幅度缩水,这样的事最近已经开始出现了。
至于最有钱的贵族,虽然他们出手很大方,以前有过一个贵族看到乞人便心生不忍的扔一枚金丸给乞人,但....对于贵族而言金丸是不值什么钱的小玩意,很多贵族孩童拿弹弓打鸟时用的便是金弹丸。可对于乞人而言,乞食乞到一枚金丸意味着除非及时扔掉,否则这条命要没了。
一枚金丸太珍贵了,能够吃很久很久的饱饭,没人舍得扔掉,因而那些得到金丸的乞人最后都死了。
但这只是少数,正常的贵族出行,仆从簇拥,又脏又臭的乞人根本没有靠近乞食的机会,硬凑过去,运气好是被赶走,运气不好的话被踹几脚或被抽几鞭子,然后因为缺医少食伤势恶化而亡。
好一会,鯈认真的道:“你们救过我,不论如何,我都会帮你们活到战争结束以后。等战争结束了,你们中四岁以下的可以去育幼院,那里有人会照顾你们,四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可以去官序读书,官序教得知识若你们学得好的话,会有膏火钱拿,膏火钱就是辛侯给的奖赏,辛侯喜欢认真读书学习好的孩子。放心,不是金丸那样的东西,就是一些铜锱,最高也就一百枚铜锱,拿了不会有人抢的,就算有人抢,官署也会管的。”
鯈尽量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为他们解说。“辛侯给别人的任何东西,谁也不能抢。我认识一个稚子,成绩非常好,每年都能拿到膏火钱,从来都没被人抢过。”
孩子们不由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鯈继续道:“还有,官序一年上九个月的课,一年有十二个月,剩下的三个月官署会安排你们去做工,酬劳很丰厚的,如果做得好的话,你们以后还能转正做吏呢?”
做吏做得好还能做官,问题是这些乞儿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官,他们见过的最大的大人物也就是胥吏了。
孩子们闻言虽然对战争爆发后的艰难仍旧害怕,却也更加期待了。
“十岁以上可以去做工,纸坊、织坊、修路、修水利....”鯈报了一大堆的工坊和能做工的地方,全都是一直都缺人的地方,虽然现在什么情况不清楚,但考虑到这些工坊都是辛筝开的,而辛筝的风格....估计这辈子都得缺人。“你们到时候可以去这些地方找活干,辛律有规定雇工的最低薪酬,找活的时候需要注意工坊许诺的薪酬有没有达到这个线,如果没有,那就是黑工坊,不要在这些地方做工,不安全。遇到了一定要去报官,报官有赏钱的。”
“不过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鯈道。“最重要的是十岁以上的不能进官序,但还是得识字,必须去夜序,就是教大人学习的地方,不知道在哪里的话可以找小吏问。夜序虽然需要花钱,但收的钱不多,哪怕你们到时候找到的工作给的工钱是最低薪酬,也能承担这笔支出。”
“识字有什么用?”一名小童问。
鯈道。“识字的话,遇到什么麻烦的时候,你能比别人多一条路。”想了想,鯈举了个例子。“就好比同样是饿肚子,不识字的话要么去乞食要么去做码头扛包,但识字的话,除了乞食与扛包,可以给别人代写书信,可以给别人算账,可以去抄书,还能去官序与官署找工作,总之,有很多很多的方法赚到钱吃上饭。”
一个年龄大点的孩童道:“这样的话,我希望辛侯快点打过来,哪怕我可能会死在战争结束之前,但那样也没什么不好的。不过我还是希望我能够活到战争结束后,比起哪一天突然就饿死冻死,战争再坏,也不会再坏不到哪去了。至少我知道,只要我能活到它结束,我会过上能吃上饭的生活。”
鯈不由回忆起了冀州时与辛筝的相处,他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辛筝内心无穷尽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虚无。
若要举例来描绘这世间有极致的黑暗,鯈觉得辛筝会是最好的例子。
贵族因为生活环境与教育而视贱民为动物,但辛筝不是,她很清楚贵族的生活环境与教育背后的本质,也不相信血统神圣性,但她就是不将人当人,或者说,芸芸众生在她眼里都不是人,只是工具,区别在于工具的用处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工具。
然而,所有的君王里能够让最多的人过上好日子的却也是她。
简直是对人族推崇,王侯们宣扬的仁义爱民的王道的最大讽刺。
宣扬仁义爱民的,甚至真的信了邪遵循仁义的君王都不能为底层带来希望,一个心性品性完全与仁义背道而驰的家伙却做到了。
辛筝根本就不爱民,或者说,她是爱的,但她的是匠人爱工具,农人爱耕牛,牧人爱牛羊,猎人爱良弓走狗的爱,唯独不是对人的爱。
但她会对每一个子民都很好,因为工具需要用心保养才能用得更顺手用得更久。
沉默须臾,鯈终是道:“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