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心脏。
安澜对此隐约有些意识,但心脏究竟能脏到什么程度就不清楚了,如今有个大概的认知了。
辛筝明明能自己脱身的,却偏要做柔弱状等人来救。
穷桑侯派人来接她去穷桑国成婚的船队在云梦泽的东部水域遭了水贼。
哪怕对兖州无知如安澜,用膝盖想也知道那不是什么正经水贼,正经水贼才不会招惹大贵族的船队。
安澜也曾疑惑的问过辛筝为何如此笃定一定会有人来破坏。
辛筝心情不错的回答:“我很诱人。”
“人族的国君那么多,你不是最好的。”
“我的确不是最好的,但前任穷桑侯太坑子孙了。”辛筝道。“虽然官方说法我和穷桑国的不平等婚约是我自愿的,但王侯贵族们又不是瞎子,他们会怕穷桑国利用婚事吞并自己的国家、封地财产。毕竟穷桑国已经破坏过一次规则了,谁敢保证穷桑国不会再破坏第二次?这种情况下,莫说更好的和门当户对的,便是比穷桑国低一个等级的贵族都不愿意与穷桑氏联姻,穷桑氏最近这些年联姻的少君们全都是被灭了国,不得不嫁的,但亡国的少君们不够分,也没多少利益,因而都是往低了再低的找结婚对象,他们不可能再找到比我更好的选择了。”
政客不仅要心脏,还要目光长远。
在乱起来时安澜意识到这点。
穷桑国贪图辛国,破坏了人族的婚姻规则,的确可能赚翻,但眼前暴利的背后是长久利益的缺失。
穷桑氏真的不知道辛筝的心思吗?还是,知道了也只能往里跳。
在婚姻市场中信誉破产,穷桑侯除非愿意娶一个低门小户的女子,否则他只能绑死在辛筝这株歪脖子树上。
结亲船队与水贼战得热闹时辛筝拉着安澜乘着小舟优哉游哉的在护卫的保护下脱离了战场。
安澜趴在船头掬了一捧水,低头想喝一口却被辛筝给拦住了。
“生水里有寄生虫的,到时候肚子里长虫,虫子啃食你的肠子内脏。”辛筝微笑的看着安澜悚然的将水都泼掉,递过去一只乳酒酒囊。“渴了就饮这个。”
“我不渴,就是有点好奇,云梦泽是与大泽并列的大泽,好奇它是不是和大泽一样的。”安澜道。
“肯定不一样。”辛筝回答。
“你见过大泽?”
“没见过,但有人去过,我听她提过,大泽是咸水湖泊,云梦泽却是淡水,想也知道两者的生态不会一样。”辛筝回答。
“那哪个更好呢?”
“各有千秋。”辛筝望着水面上成群的水鸟与更远的草甸上饮水的兽群,以及兽群身后枝繁叶茂一眼望去尽是黑暗的森林。“咸水湖泊可以炼盐,但淡水湖泊也有它的优点,水可以烧开后直接喝,也可以直接灌溉土地。生物都需要摄入盐分,也都需要进食。”
安澜哦了声,道:“荒原上的湖泊大多是咸水,为了灌溉,对每一分淡水都要精打细算。”
辛筝心说那也就是你们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够高,不然还真不需要对每一分淡水精打细算。“但你们也很有优势不是吗?咸水多,炼盐方便,北方是北溟,西边是海岸线漫长的不释海,我听说西荒每年都要从龙伯购买很多盐,还有不释海的海岸线很长,优良港口应该也不少吧?”
安澜点头。“不释海海边有很多可以修建港口的地方,但没有出产,港口再多也无用。”
不释海的海岸线相当惊人,原因无它,半岛和岛屿多到龙伯自己都要眼晕,如剑齿虎的牙齿般突出众多半岛将不释海海岸生生切割成了锯齿状。
然而,优良港口的繁华得建立在丰富的物产往来上,荒原最出名的便是贫瘠。
辛筝瞧着安澜,眼神有一瞬的审视,有点不确定自己的教育是否太好了,小家伙在跟自己抬杠还是真的单纯的在随口感慨。“那是你们太笨。”
安澜回以疑惑的眼神。
离上岸还有不少时间,闲着也是闲着,辛筝干脆给安澜上起了课。“傻瓜,荒原是没有丰富的物产,但人族有,羽族有,还有我前些日子告诉你的,元洲西边,穿过西溟有别的陆地和文明,他们也有丰富的物产。”
安澜思考了一会儿。“你是说和西边的西洲文明通商,但这条航线没必要一定要走不释海呀。还有羽族,都是陆路的。”
辛筝将安澜搂进怀里捏了捏小肥肉,手感甚佳。“往来西洲文明和羽族不一定要环绕元洲走大半圈的路线,还有一条路线的。羽族和人族之间亦是,不一定要经过青海。”
安澜不解。“还有什么路线?”
辛筝从安澜怀里掏出一张元洲大陆的舆图,舆图上的内容很粗糙,除了大的山川河流便只有一些比较大的城邑,位置还不一定对,精度相当低。
辛筝将舆图铺开,看向元洲的西北,因着栖息在元洲北端的缘故,龙伯舆图中的元洲北部山川地势比人族舆图上要细致不少。
穿过元洲大陆的极北冰原便是浩渺无边的北溟,但北溟与南边的海洋并不直接接壤,或者说,在元洲诸族的认知里,北溟和南方的海域是不共通的。
原因无它,元洲大陆的最北端到了冰原就到头了,但最西端和最东端不是,约莫在冰原南部,荒原北部的纬度带,元洲的陆地分别有很窄的一截向西和向东延伸,延伸了很远。
向西延伸到哪去了不得而知,但向东是奔生洲去了,窄窄的陆桥将生洲和元洲给连接了起来。
仿佛冠带的陆桥隔开了北溟与南边的海域,使得北溟与南方海域无法直接通航。
辛筝食指按在金乌城的位置,缓缓移至辋川海,出了辋川海后北上不释海,穿过陆桥进入北溟,再环绕元洲北方,穿过北溟,再次穿过陆桥,进入了元洲东北的孟章海,穿过孟章海后进入青海,而青海的北部海岸线正是沃州。
“有什么想法?”辛筝问。
安澜道:“陆桥挡着没法通航的。”
船不长腿,没法翻过元洲东西两端的陆桥。
辛筝觉得安澜的见识有待增长。
自然条件不允许人就不干了,那智慧生物发展文明干什么?吃饱了撑的?
白帝当年搞的漓水水利都比凿通东西两端的陆桥要浩大。
“这是你现在的想法。”辛筝道。
安澜问:“那以后呢?”
辛筝想了想,道:“我以后要修一条运河将漓水和云水连起来,我要修很多直道,将帝国每一座城邑都给连起来,我要修河堤,将云水和漓水给禁锢起来,让它们不能再随心所欲的改道,我还要修海堤,从青州一路修到豫州,西荒沿海也要修,让所有的沿海平原滩涂变成沃野良田。”
安澜下意识回忆了下元洲的面积。
人族帝国并没有将整个元洲都纳入版图中,现有的版图就已经管不过来了,若整个元洲都纳入版图中,得不偿失。
国家与王朝的统治不是版图越大越好,你还得管得过来,若是打下来了却无法控制,那打下来也没意义。
龙伯王朝时说是统一了元洲,但并没有实际控制所有土地。
羽族王朝时好点,因为鸟人长了翅膀能飞,而一个王朝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与交通速度有很大的联系,因而第三王朝时最鼎盛时实际控制了元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到了如今的第四王朝就有点诡异了。
说人族实际控制了元洲大半的土地,没毛病,但说第四王朝控制了元洲大半的土地,问题很大。
青帝是一位非常有创意的天才帝王。
分封制削弱古氏族与神权加强王权时也让人族的实际控制地盘大大增加,只要是人族打下来的土地,人族最终都控制住了。但,人王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当薄弱,人王若是个厉害的,比如白帝那种砍诸侯的头颅给切瓜玩似的,那王对帝国的控制力还是不错的,但白帝那类人王注定是少数,大部分的人王连王畿之地都做不到完全的控制。
甚至因为人王的私心问题,帝国王畿的土地是一直都在缩水。
青帝将分封制度化同时也划分出了王畿可不是为了让后来者可着劲的从王畿里挑选肥美的土地分封给子孙,而是让后来者利用王畿制度吞并方国。
青帝时代,现实条件不支持青帝直接控制太大的土地,所以分封天下,但时代是会发展的,当各个地方的联系加强,帝都可以将手伸到方国时,诸侯们也可以退场了。
实际上青帝自己就是这么干的,年轻时大封功臣贵族,然后疯狂修路,等修路修得她能够碰到周遭的方国时,王畿周围一溜的诸侯全被她杀了,土地并入王畿。
奈何计划丰满,现实骨感,青帝虽然很努力的活得久一些,但还是不够长,她死后的数千年里,诸侯们前赴后继,将王畿给蚕食得惨不忍睹。
辛筝想要干的每一项工程都需要跨越很辽阔的疆域,人族的人王们实际控制的疆域记录就没一个达到过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