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函的内容很精炼:粮仓修好了,闲着也闲着,王答应给我的封地也下来了,宜你去筑城吧。
筑一座能容纳至少二十万人口的大城,顺便修座粮仓,粮仓的存量,一百万人口能吃三年就行。
要求不高...个鬼。
辛侯不仅对城邑和粮仓的规模提出了要求,对城邑的公共设施也同样提出了要求。
也不知辛侯从哪弄来了羽族修建城邑时的下水道技术,全都随信附给了宜,让宜比着羽族的城邑,修建下水道,并且根据排的垃圾的几个大类,下水道也要分不同用途,不同类污水垃圾分开排。
宜哪怕没筑过城也能通过辛侯的要求看到一座座金山银山在排队燃烧。
不幸中的万幸是不用她想办法筹钱,她只需负责筑城,钱财问题由虞解决,不然她真的会想死。
大君,人性未泯。
这是宜安排好了粮仓的事情,带着五百人前往辛筝位于商北低地的封地前的想法。
大君,你怎么不上天?
这是宜抵达目的地后的第一想法。
辛侯的封地是辛侯精心挑选的,位于商北低地的东部,一条发源于南边商於山的河流向东北注入云梦大泽,土地肥沃。紧挨着云梦泽密林,或者说,这一片的云梦泽密林都被包括在了这块封地里。
辽阔和土地肥沃是它最大的优点,也是唯二的优点。
这片辽阔的封地上,平均人口密度为方圆五里一人,超过九成的面积被森林覆盖。
云梦泽密林内毒虫猛兽泛滥成灾,水里更是游荡着各色大鱼水兽,哪怕是船只都可能不小心倾覆。
委实是一块好地方。
宜磨了磨牙,不管辛侯多神经,做臣子的还能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当然是原谅她,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
不管是筑城还是挖粮仓都需要大量的劳力,宜将目光打到了流民和逃奴身上。
除非是家庭奴隶,否则大部分奴隶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逃跑,庶农在受不了苛捐杂税时也会逃跑,两者的逃跑方向是一致的——远离城邑的深山大泽。
只有在那些危险的地方,贵族的爪牙才不会追进去。
虽然不用担心被抓回去处以极刑了,但深山大泽中也很难生存。
辛侯废奴,不允许封地上有奴隶,宜觉得这点能吸引逃奴。
至于流民,宜仔细检查了一遍辛筝的信,除了对城邑和粮仓的标准提出了要求,别的什么都没提,显然是让她自由发挥。
既如此,她许诺田地的税赋十税一,想来没人会反对。
不管是哪个,手里都得先有钱有粮食,不然人引出来了却饿死了,那就太悲剧了。
宜等了两日等来了虞派来的运钱船。
足足五十万枚三铢钱,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五十万枚三铢钱非常可观,许多贵族整个家族的所有家当加起来都不值这么多钱,也就虞是铸钱的,不然未必能拿出这么多现钱。
但这点钱对于宜要筑的城而言连杯水车薪都够不上。
宜差点气晕过去。
看宜脸色不太好,送钱的军官赶紧送上了虞的书函。
宜接过拆开。
虞在书函中表示,虽然她是铸钱的,但铸钱也需要材料,她手头上的材料现在就够铸这些钱,全都给她了。
虞表示等下半年新的材料到了,会给宜再送五十万枚三铢钱,还有,她在计划再发行一种银币,一枚钱值一百枚三铢钱,明岁上半年铸的银币全都给宜。
也知道这些钱还是杯水车薪,因而虞又另外帮宜找了一些合作人,那些合作人很快就会为宜送去更多的钱和物资。
宜怀疑虞在驴自己。
除了辛侯这种奇葩,哪有人会愿意做这种冤大头?
不管信不信,人都不在眼前,想揍一顿也鞭长莫及,宜最终只能咽下喉头老血,收下了五十万枚三铢钱,转头便开始写信。
指望上级和同僚太不现实,还是得靠自己。
这些年在澜水,她也不是只修渠修粮仓,为了保障工地上的食物不短缺,她自己也思考了增加周围粮食产量的法子。
氓隶不会买牛,买不起,也守不住。
辛辛苦苦攒了几十年的钱买一头,结果转头贵族用几枚钱就给买走了,或是强迫自己借钱,然后利滚利根本还不起,只能拿牛抵债。
人间不会有比那更令人吐血的事了。
说起来这也是帝国奴隶主贵族最早被挑战时的情况。
贵族们太能生了,但爵位和官位只能传给一个孩子,别的孩子怎么办?只能分点土地和奴隶,成为庶人。
但问题也出在这,有土地有奴隶,能够慢慢积攒财富,唯独没有权力,最后积攒出来的财富是谁的?
答曰:肯定不是自己的。
谁愿意?
没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