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孰能不朽 >

370、第三十五章太昊烨

夏不想放权,已长大开始亲征的国君,两者凑在一起,想想都知道会很精彩。

当然,也可能夏真的能保持初心,只要安澜符合她的要求,她真能放权。

不过本就是未雨绸缪的一步闲棋,哪怕不如意,也没损失。

太昊烨纵然有意见也不能同时和王师与夏的意见相悖,只能趁着自己还在金乌城的时间带着崽崽到处走走转转。

不管崽崽血统纯不纯,她都是自己的血脉,太昊氏的后代,太昊烨觉得她应该了解这座城,这座在自己祖母的手里达到鼎盛的城。

纵然辉煌落幕,也应该有人记住它曾经的辉煌,而崽崽是太昊琰所有子孙里寿命最长的,最适合做这个载体。

一直跟着太昊烨看商贸洽淡而焉嗒嗒的安澜第一天便精神抖擞了起来,很快就被惊呆了。

生在雪国,长在雪国,她见过的最大的城邑便是雪国的都城。

龙伯三部的领土,除了雪国控制的不释海海域有大量自元洲大陆延伸出的众多半岛上城邑多一些,别的地方城邑都很少。

因为生存的环境恶劣与出行都乘驮兽的缘故,龙伯习惯于修建大城,一座城方圆千里半数的人口都聚居于城邑中,剩下半数以聚落的形式分布于荒原各地,冬季时老弱会被送至安全的城邑中,然后城邑与聚落的青壮会一起组织起来对抗兽潮。

雪国将都城南迁以后只修建了做为都城的新雪,主要精力集中于拓宽大雪山中往来山南山北的道路。

新雪城的规模并不大。

迁都时雪王并未将山北所有人口都南迁,山南她想要,山北也不打算放弃,数十年来拢共迁徙至山南的人口不过四十余万,还有将近三百万的人口在山北。

雪王禅位后便回了山北管理山北的族民,隔着大雪山远程控制山北的控制力不太强,在完全克服天堑将大雪山变成坦途之前,都需要一名有足够地位与能力的人管理山北。

新雪城做为山南龙伯唯一的一座城,哪怕并非主要精力所在,也仍旧很大,容纳人口将近二十万,每年冬季时还会陡然增加一大波。

山南同样有兽潮。

然而,论规模,金乌城远远超过了新雪城。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sp;决定一座城邑容纳人口上限的是交通工具的载量和运输速度,人族一般情况下都是百里一城,以百里之地的产出供养一座城邑。

只是,都城需要容纳更多的人口,百里的生态便远远不够了,因而方国的都城普遍位于河流之畔,以整条河流流域所有的村社城邑来供养国都。

否则人口规模上去了却没有足够的粮食,国都迟早闹饥荒。

金乌城在这方面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荒所有的农耕土地都分布于辋川海周围,畜牧区虽与辋川海之间隔了一整个农耕圈,但发源于四周雪山的河流又使得畜牧区与辋川海连接了起来。

诸国林立的时代,这一优势只能更方便诸侯们征战,也使得西荒的战争频率是整个帝国所有地区最高的。

山东的人族想打起来还得考虑一下山川河流的阻隔,至少也得先将路给修好了才能打,西荒就没这么多顾虑了,只要有船,随时都能打起来。

当太昊琰干翻所有诸侯统一西荒对西荒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后,辋川海便成了天然的航运坦途,将整个辋川海农耕圈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输送至金乌城。

有着充裕的粮食,金乌城的人口甚至超过了帝国的双子中心——蒲阪与玉都。

这也是帝国唯一一座人口真正超过一百万的城邑。

蒲阪与玉都号称百万人口,实际上只是超过了五十万,并未真正达到百万。

“阿父,这座城好大。”

金乌台最高的一处高台上,安澜对小心牵着自己肉乎乎的爪子避免自己掉下去的太昊烨道。

太昊烨骄傲自豪的回答:“那是自然,金乌城是人族最大的城邑,拥有三十八万六千三百九十九户人口。”顿了顿,太昊琰补充了一句。“至少我走之前是如此,如今的话就不清楚了。”

战争是减少人口的大杀器,烽火数年,人口肯定会有下降。

安澜远眺,鳞次栉比的殿宇楼阁屋舍尽入眼,再没有比这更壮观的景象了。“阿父,你说金乌城和拘缨哪个更大?”

太昊烨不解,这两座城崽你是怎么想到连起来连出一个问题的?

“我问阿母,最大的城邑是哪座城,她说是拘缨。”安澜伸出肉乎乎的爪子,竖起食指和中指。“她说,拘缨有两百万人口聚居。”

太昊烨揉了揉安澜毛绒绒的脑袋。“她只是和你开玩笑的,拘缨比新雪更北,也更冷,冬季有十个月那么长,那么冷的地方,宝宝觉得什么作物能在那里生长?”

“针叶林。”安澜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