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孰能不朽 >

345、第十章辛筝

第二层,人皆生而拥有生存与读书的权力,老幼皆有所养。

第一层,问天,人们创造一种能载人飞行的工具飞行至月亮之上,以双月为跳板剑指星辰大海。

每一层都瑰丽与残酷无比,哪怕是到了第一层,文明终于要踏出母星,遨游星海,众生仍有痛苦与煎熬,只是,每一层的痛苦煎熬都不同。

作者非常完美且细致的诠释了下每一层地狱的痛苦煎熬,地狱十八层,层层苦不堪言。

若这是幻想出来的,未免太过细致,细得仿佛一幅真实的文明长卷随着文采斐然的赋徐徐道来。

“地狱十八层,层层苦不堪言。”望舒无语道。“若如此,人活着图什么?”

辛筝道:“你也可以换个方向想,地狱十八层,层层有层层的甜。”

望舒诧异的看着辛筝。

辛筝解释道:“若你食不果腹,你可会为爱情伤春悲秋?”

望舒想也不想的回答:“不会。”

辛筝道:“那就是了,为爱神伤为情苦,那是吃饱喝足了不需要将所有精力都用来生存上的人才能享受到的苦。人们歌颂爱情,与其说是向往爱情,倒不如说渴望有精力谈情说爱伤春悲秋背后所代表的衣食丰足。地狱十八层每一层有每一层的苦,但对于下一层的人而言,上一层的苦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甜。”

望舒道:“你真特别。”

很难想象,暴虐、仁慈、奇葩与乐观种种矛盾的特质能够在一个人身上融合得如此完美。

辛筝笑。“谢谢,我暂时睡不着,有没有什么书给我看看打发时间,学术典籍就算了,我平时啃你与青婧的著作已经很痛苦了,生病的时候就想看点轻松不费脑子的。”

望舒看向鯈。

轻松不费脑子,她能想到的就一卷,当然,看不懂只是瞧热闹的人看着不费脑子,而看得懂瞧内行的人看得不免费脑子,但同她与青婧的学术著作比起来,费的那点脑子完全不算事。

鯈将自己写的书找了出来给辛筝。

辛筝确实没觉得鯈的书有多费脑子,大抵是当年死啃青婧的著作啃得生不如死,以至于后来不管看什么书她都觉得很轻松。

鯈著的书和她平时看得书不太一样,确切说应该是寓言故事集,每个故事都不长,但都很生动,发人深省。

辛筝慢条斯理的翻阅着,发现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哲理性相当强,甚至还有点青婧和望舒著作的味道。如《杞人忧天》里解释了下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没有什么地方没有气体;地不过是土块积成的,土块塞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土地.因此,凭空怀疑天地将要崩坠的想法是毫无根据的。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大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如《啮镞法》说明心术不正;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恩人是很卑鄙的,有点宣扬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味道。不过寓言故事如此表达,作者实际上信不信因果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大多是讽刺故事,其中更有些是针对时政、痛斥恶俗陋习的,但也侧面描绘了现实的糟心。如《强取人衣》揭示恶人的巧取豪夺和极端残忍;《猫祝鼠寿》嘲讽了伪善者的虚情假意;《争雁》斥责了崇尚空谈,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的风气;《迂儒救火》表现出拘守礼教不知变通的迂腐可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画龙点睛的揭示蕴含的道理。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好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内容相当丰富,完全可以当人生哲理书来看。

辛筝决定将这卷书加进官序的课程,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最应该学怎么为人处世。

至于父母,不能抱太大希望,忙于生存,哪有闲工夫教孩子?

鯈处理完大部分事情再扭头看辛筝时发现人还在看书,一边打哈欠一边看。

“你不困吗?”鯈问。

辛筝回道:“困,但周围有人我睡不着。”

“我们可以更安静点。”

“不是你们安静不安静的问题,我就是不习惯周围有人,而且....”辛筝顿了顿。“我睡着时周围若是有人,可能会被意识不清的我杀死。”

望舒闻言也不由看向辛筝,什么毛病?

鯈倒是见多识广,并未惊讶:“你这是心病,被害妄想症。”

“你能治?”辛筝问。

鯈道:“心病还须心药医,我也只能开导,最后能否治好还得看你能否看开。”

“我大概能猜到你会怎么开导我,没治的。”辛筝道。“被害妄想症若是治好了,失去了对周围所有人的警惕与怀疑,我离死便不远了。”

鯈想了想辛筝的处境,没法反驳。

姜汤煮好后辛筝被送了一大碗。

毫无疑问,青婧在生物学领域,望舒在天文学领域是当世佼佼者,佼到了断云台的高度,再无更高的山,但这不代表他们在别的领域就不擅长了。

学贵精不贵博显然不能套在她俩身上,最擅长的领域之外的领域总达不到断云台的高度,却也有浮络山的高度。

辛筝以为姜汤也就是将生姜切快煮浓汤,结果姜汤上来了,除了生姜还有药材,辛筝闻了一会只能判断里头有一味靛青根,至于别的,实在是闻不出来。

小小了抿了一口。

黄连也就这味了。

望舒道:“良药苦口利于病。”

辛筝掏出一块饴糖扔进药汤里。“良药苦口就是没钱。”

望舒:“....你喝得下就好。”

有钱也不能改变药汤的苦味,甚至药汤本身的苦和饴糖的甜交织,味道干脆向诡异发展了。

辛筝将汤药一口闷掉,再塞了好几块饴糖,嘴里的味总算压了下去。

当嘴里只剩下甜味后辛筝又用熟水漱口,又用蚕丝做的牙线清理牙缝,再用牙粉净齿,这才重新躺下开始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