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孰能不朽 >

300、第八十二章青婧

不怕对人族喊打喊杀的异族,就怕认真招揽与善待人族的异族首领,前者注定被干翻,但后者,有合适的机会,未尝不能征服人族。

毕竟,不是每个人族都有种族意识。

望舒已经充分证明了什么叫生而为人却毫无自己是一个人的自我认知。

悲哀的是,望舒这种不被当做人族也不认为自己的人族在占据了帝国大部分人口。

他们不在意王座上的统治者是人还是牛鬼蛇神,人族又如何,异族又如何?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无所谓。

玩火自焚,说的大抵就是人族的统治者们了。

农作物的培育改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是同一纬度的作物换到万里之外也会水土不服,何况从寒带换到热带来。

青婧询问南海有没有海水温度低一些的地方,初步的迁徙最好种在和原生环境差异不大的地方,然后再慢慢的移动扩散,整个过程短则几百年,多则几千年。

海若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回答南海没有符合条件的地方,同时对培育改良需要的时间表示怀疑,你种植长洲的作物都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青婧一时沉默。

这能一样吗?

望舒收集种子时明显不是闭着眼睛随便选,而是认真的考虑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挑的都是水土问题不严重的,能在元洲找到和原生环境相差不大的气候环境。

海带呢?

那是寒带作物。

要把寒带作物改成热带作物,相当于让一种生物违背本性并且将新的习性变成本能,能不费时吗?

但这些很难跟一条鱼解释清楚。

鲛人是海中的游牧文明,虽然海若正在努力让鲛人从游牧转型为农耕文明,但鲛人的农耕底子太薄弱了,很多东西一时半会很难解释得让他听得懂。

青婧思考了一会后最终翻出了船队带来的一堆农书。

巫咸殿最早研究天文可不是观测星象与大地上命运的联系,而是为了更好的种植作物。

虽然听着很离谱,但事实就是,巫咸殿这一神棍气息满满的地方的本职是研究农业。

不管是什么东西,子子孙孙世代的研究了没有一万年也有八千年后都很难没点成果。

巫咸殿的成果便是帝国的历书、农耕技术的书十之七八都是它的成员著的,剩下那部分的著作者哪怕不是巫咸殿的成员也多多少少与巫咸殿有关系。

辛筝对农耕技术很上心,虽然是为了白日梦——一年十二个月,十二个月都可以耕作与收获。——但她的这份上心省了青婧很多事,辛筝几乎将帝国的农业著作都给收集了一份,其中不乏连山氏珍藏不予外人的好书。

垦殖的本质就是开垦蛮荒之地,辛筝将所有的书都抄了一份给夷彭群岛,青婧走的时候又抄了一份带来陵光半岛,准备将这些书塞进垦殖的农人脑袋里。

有技术的农人和纯粹靠传统和经验来耕作的农人,前者无疑更靠谱。

农书只有一份,自是不能送人的,因而青婧只是借给海若。

陆地上的农作物耕作知识在海里能有多少用处,青婧估摸着多多少少应该会有点用处。

毕竟,都是农耕,种植植物,一窍通百窍通。

借阅了农书,海若终于不再提出什么常识性问题,而是询问青婧有没有垦殖陵光半岛和西荒接壤的那一片海湾区域。

那一片虽然多山,但也有大片平原,以及非常丰富的翡翠矿藏,鲛人在河流里溜达时经常能捡到翡翠原石。

翡翠原石在人族中好像很值钱。

最重要的是,那一片有符合青婧提出条件的海水。

发源于高原雪山的河流注入骞宾海的海域海水温度相对低不少。

青婧示意海若瞅瞅现在的营地,第一座营地都还没建好就想着开发更遥远的地盘了,好高骛远也不带这么高的。

不能好高骛远,但答应了的事也不能反悔。

磋商了一番的结果便是青婧每年抽半年时间去翡翠海湾那边,而海若每年提供给营地的鱼获要增加五千斤,并且海若要帮青婧收集海里的动植物。

做为一个生物学家,怎能只研究陆地动植物?海里的也要研究,研究得越多才能更加完善自己的生物学体系。

都不是什么难事,海若很痛快的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