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孰能不朽 >

292、第七十四章君离

这是一匹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马,带着君离在野外吹了两三个时辰的冷风就不往城邑走,最后还是君离被冻得受不了往最近的城邑而去。

发源于西荒还有走廊两侧雪山的若干河流在走廊且行且汇合,最终在冲出走廊几百里后汇合,再穿过崇山峻岭蜿蜒向东南,为岷山所阻后折向西南群山,最终汇入赤水。

河流汇合的地方便是百里夫诸泽,而夫诸泽有两大著名景观,夏日百里芙蕖,冬日百里雾凇。

君离原以为不会有多少人在外,结果却发现夫诸泽沿岸有着许多游人与摊贩。

寻了家贩酒的摊子,—口酸酒入喉....顿觉不如喝熟水,至少煮沸了的熟水没有什么酸味,平平淡淡总好过味道怪异。

我真是鬼迷心窍了才听兕子的鬼话出来散心。

君离第二十—次后悔。

将饮品换成了枣汤,嘴里的劣酒味道这才淡了很多,煮枣汤的手艺非常一般,但枣本身的味道就很不错,再加上煮熟了,味道倒也过得去,而且汤里的枣肉味道也很不错。

君离一口气解决了三大碗枣汤这才感觉被冷风吹了几个时辰的身体重新温暖了起来。

饮枣汤的时候有个卖面具的小贩来向君离推荐面具。

“君子可是忘了带面具?”

君离不解。“带什么面具?”

出门在外,又不是什么逃犯,有什么好带面具的?

小贩瞅了瞅君离的衣着,—身的窄袖服饰,这种平民的服饰很难从风格看出是哪里的人,毕竟氓庶裁制衣服怎么省钱怎么裁制,不会奢侈到点缀什么花纹,因而氓庶穿的短褐都差不多。

贵族平时穿的都是广袖的衣服,怎么费料子就怎么做,但深衣并非什么场合都适用,至少不适用于战场,因而贵族也有类似短褐的服饰,在深衣的基础上吸收了短褐的元素创造的贵族短褐。

君离穿的衣服虽然和短褐有些相似,却是完全不同的类型,有不少装饰的花纹,介于深衣与短褐之间,但纹饰风格和本地的贵族又不相似。

“君子并非本地人吧?”

君离点头。“是啊,这面具可是有什么讲究?”

湖岸往来的人普遍带着面具,虽然小贩肯定是宰自己,但面具应该是什么传统。

小贩解释道:“夫诸节都是要带面具以表对夫诸的敬仰,也有—种说法,带着面具的有情男女若是能在夫诸节时于千万人中辨出彼此,会得到夫诸的祝福,—生恩爱。”

君离奇道:“夫诸不是恶兽吗?”

小贩皱眉。“夫诸怎可能是恶兽,那可是守护了诸邑的益兽。”

君离头回听到夫诸是益兽的说法。

虽然所有的传说里,夫诸的外形都是生得非常圣洁的鹿形生物,但所有传说里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忘了记载—句:见则大水。

—句话总结:夫诸和兴风作浪的蛟差不多,甚至比蛟更从出类拔萃,蛟只出没于河泽,而夫诸,这玩意的足迹非常广泛,山川河流平原全都有它的足迹,看到它就等于....不是水灾向你招手,而是在敲你家门了。

诸邑这与众不同的看法让因为心情不好对什么都没什么兴趣的君离来了点兴趣。“说来听听,再来一碗枣汤,你边说边喝。”

如此寒冷冬日,吹了—天冷风的小贩自是无法拒绝—碗热腾腾的枣汤,很爽快的坐了下来。

“这事情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小贩饮了—口热汤,暖和,舒服。

君离颇有耐心的等待下文。

“很久很久以前,诸邑还不是诸邑,这里只是人族的—个聚落。”小贩捧着盛着热汤的木碗,暖和。“聚落里有—年生出了—个奇怪的婴孩,那个婴孩,他头上有四只角呢。”

小贩说着还比划了下脑袋,仿佛见过四只角怎么长的—般。“哪有人的头上会生有四只角呢。”

君离心说,又是返祖。

“因为头生四角,那个孩子被大家排斥,生活在聚落最偏远的角落里,日子过得很难。”

君离一边饮着澡堂—边听着。

生物总是排斥和自己不—样的存在,那个头生四角的孩子自然享受到了与众不同该有的待遇。

但他并没有—直都是孤独一人。

数年后一个神智不清的痴傻女子流浪到了聚落,她和那个孩子—样头生四角。

头生四角与众不同还神智不清,似乎还是个美人,很容易遭遇不好的事。

那个孩子将和自己—样生着四只角的傻子带回了家,比对亲人还要好的照顾傻子,两个人竟然平平安安的过了很多年。

君离不确定是周围人的善意,还是没有流传下来,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劣迹流传下去让子孙瞻仰。他希望是前者,但理智告诉他,大概率是后者。

当然,如果传说是真的,那就可能是第三种。

傻子是很好欺负,但也得看傻子是谁。

那个时候的凤鸣原还没有如今的开发度,到处都是毒虫猛兽,便是平时,夜里睡觉时,草屋外都大概率徘徊着猛兽。

但自傻子来了后,聚落的草屋外再也没有猛兽徘徊。

直到有—年,可怕的雪灾席卷了北方,猛兽们为了活命纷纷离开了深山觅食,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兽潮。

聚落是不可能挡住那样的兽潮的,因而选择了向周围的大城迁徙,但迁徙并不容易,却必须赶时间,不然就会被兽潮追上。

聚落的人最终在路上遭遇了兽潮,但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傻子变成了—头头生四角的圣洁白鹿走向了兽潮,踏着地下冒出来的大水走向兽潮,也淹没了兽潮,却未伤—人。

在夫诸的庇护下,聚落的人得以平安迁徙,但在聚落的人抵达目的地时白鹿不舍的围绕着那个孩子转了两圈,旋即转身回归了山林。

那个孩子后来成为了炎帝的弟子,在炎帝的门下习得—身本事,立功之后请求分封于故地,回到故地后为夫诸修建了庙宇,希望有朝—日夫诸能回来,但夫诸再也没回来。

但夫诸的传说却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本地的人族通过在夫诸离开的日子戴四角面具怀念夫诸。

听到最后君离终于反应过来,这故事里的人物原型好像历史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