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伸手将乔的眼皮合上,不再看到那双充满了担心与忧虑的眼睛。“也许我会后悔,但现在不做点什么,我无法重新冷静。”
乔被望舒扔上了胥水上捡来的感觉随时都能散架的一条舢板,让舢板随手流去。
【那条舢板,我觉得就算它能幸运的飘到海里,也会入海的那一霎彻底散架。】
“那也不妨事,这次的躯体我给乔用的材料都融了我的血,防水。”望舒目送着舢板消失在视野里。“哪怕是海水腐蚀,我记得你同我说过,这些材料至少一万年不会腐朽。”
元无言以对了,很怀疑乔是不是故意往材料里加血的。
望舒道。“我给他调整了下,他大概一个月后才会重启,这些时间够我做完我想做的事了。”
舢板完全消失后望舒拍了拍手骑着随手捕的野驴打道回府,还没到家,确切说在城门就碰上了朔。
朔彼时正用一个爪钩勾着女墙,跟玩滑索似的自城墙上哧溜的滑下,落地。
看着很轻松,实际也的确很轻松,羽族还不能展翼的孩童经常玩这种游戏,享受近似飞翔的感觉。
至于摔下来断胳膊断腿的问题自然是存在的,但人不在意,而且羽族的骨骼中空,愈合能力远胜人族,人族伤筋动骨一百天,哪怕养好了身子骨也会大不如前,羽族的骨骼断折后只要养的时候营养充足,养好后会长得更好。
望舒以前没少见羽族的熊孩子可着劲的滑然后摔个断胳膊断腿,不过从未见过人一身伤的玩这个。
虽未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情况,但望舒还是下意识冲了上去救人,胳膊上的小型弩扣下机括,弩/箭解决了离朔最近的两个追兵,将朔拉上驴背。
羽族虽然普遍比人族高挑,但同样体型下,羽族的体重是轻于人族的——一个骨骼是实心的,另一个中空,体重差异没法不大。
一头驴载一人一羽族并不会吃不消,但朔虽有羽族之名却无羽族之实——一时驴都走不动了。
望舒从驴背上跳了下来赶着驴狂奔,得益于二次改造后的体质,她跑起来比起驴一点都不慢,甚至比驴更轻松。
两人很快便将追兵给甩没了影。
停下来后望舒忍不住问朔:“你做什么了?我刚才没听错那些人的怒喝的话,你刺杀了旭君?”
朔一脸委屈:“不是我,我只是同他告辞,但他不想放我走。”
望舒道:“他若愿意放你离开才有问题吧?”
朔来旭国也没一年便混了个贵族的爵位,这是那么容易的事吗?
诚然,朔的父母都是羽族,但她自己却并非羽族,青州的人族没少同羽族打交道,自然分辨得出来,但这不代表朔的身份就没问题了,赤金色的眸子,哪怕是纯血人族也只会被当成妖孽与不详,根本不可能有上爬的途径。
朔最终得了爵位是因为她为旭国提供了新的炼盐之法。
人族煮盐就真的是煮盐,一锅海水不停的煮,不停的添海水,直到水都煮没,超级废柴。
朔提供的新法是先用青砖或是陶板铺盐池,引入海水晒得差不多后再用锅煮,如此一来,同样的柴能煮数倍之盐。
如此人才,旭君肯放就怪了,若非朔的武力太强大,可能在一开始就被抓起来编入匠籍了。
朔无奈道:“问题他翻脸实在是太快了,听完就让人抓我。”
望舒一时也无言,这翻脸的确太快,但你要走还跑去和人告辞本身也很有毛病好不好?
朔愈发无奈。“没办法,我只能绑了他做人质。”
“然后又捅了他?”
朔摇头。“我没有,不是我,我拿他做人质往外走的时候有人大概生怕他不死....过程我就不细述了,估计你也没兴趣,结果就是我优先保护自己,他在混乱中不知被谁给捅了一剑,也不知如今是死是活。”
朔一脸贵圈真乱的感慨:“人族这几百年礼崩乐坏,臣子杀国君杀得超凶,原以为是夸张,如今才知,名不虚传。”
望舒闻言道:“也还好。”
白帝之后,被公卿贵族与诸侯干掉的人王都不止一位,搞到最后不管谁坐上人王之位都能混吃等死以求苟且活命,不肯苟且想干点什么的都死了,诸侯们被公卿大夫滥杀,真不算什么。
不过是历史的重演罢了。
诸侯曾经对人王做过的一切在它们的子孙身上上演,只是这一次被杀的换成了它们的子孙。
帝国每年都有百八十个国君被杀,委实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朔无法理解望舒那发自内心的也还好。“杀也就罢了,关键是你们人族杀了以后还会立死者的同族继续为国君....或许这就是你们的国君被杀得那么频繁的原因。”
望舒奇道。“若是羽族,臣子杀了国君难道不会立新君?”
“会啊,但弑君的臣子要么搞元老院制要么自立为君,才不会杀了人后再立别人的子孙,多麻烦。”朔道。
望舒知道元老院制,羽族第一王朝后期就是这种制度,在羽皇八世死后,第一王朝的贵族们不想再立个羽皇来压制自己,干脆让羽皇之位一直空着了,以元老院制度取代了王权,由十二位元老共同执政王朝。这在当时一定程度上缓和第一王朝内部的矛盾,不过没有任何制度永远适用,最后的千年里元老院制度无法适应彼时的局势,羽族最终恢复王权制度。
“帝国礼乐制度曾持续近两千年,而礼乐体系不允许臣子取代国君的。”望舒道。
“却允许臣子像杀鸡一样宰杀国君?”
“不允许。”
“既然不允许杀国君,却还是这般,那为何没人想取而代之?”
望舒一时无法回答,她没思考过这种问题,王侯们的死活同她有什么关系呢?而且,王侯这一职业的死亡率亘古以来就居高不下,谁会去思考亘古以来便如此的常识?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好好思考一下帝国的各种天灾人祸。
在玉宫时无光从来都不关心王侯们的死活,也不会教弟子去关心这种无聊也无意义的事,只要不影响到民生,那就不值一提。谁掌权不是掌权?能维持一方稳定就行。
鉴于此,无光担任巫女期间也是臣子弑君的高峰期,她完全不管国君死得惨不惨,只看权臣有没有能力护持一方稳定,如果有,那国君随便杀,哪怕是将国君给醢了她也当没看见。
望舒答不上,元倒是颇有兴趣的抢答:【自然是在等一只出头鸟,箭射出头鸟,没人想当出头鸟哟。】
作者有话要说:望舒看旭国之人的心态,举个例子,一个印第安人从白人移民活到了美利坚早期,然后看了美利坚举国欢庆感恩节....很难控制报/社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