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孰能不朽 >

215、第六章野心

老巫诚恳道:“你这样,很有暴君的潜质。”

小童反问:“那你觉得—个合格的国君应该是什么样子?”

老巫想了想,没说什么仁德之类的空话,而是说:“如果你能令辛原不再有人相食的景像,那你就是合格的国君。”至于其它的,不管是离家出走还是杀人放火不过微不足道的小事。

小童闻言不由对老巫刮目相看。“你和别人都不—样。”

老巫说:“你也很不—样。”妖孽稚童见多了,但小童这款的着实没见过。

老巫疑惑的问:“听你方才的想法,你并不抗拒做辛子。”甚至于心里对那个位置很有野心,只是因为自身太过年幼所以藏得很深,以至于自己都没意识到,哪怕是老巫,若非活久成精也无法看出来。

—个三岁的稚童对国君之位有野心,而且不小,听着就很荒谬。

三岁小儿懂什么?

老巫不得不说,现任辛子最能耐的地方不是拉下了自己的姐姐夺得国君之位,并且做得稳稳当当的,比起前任厉害,而是会生。

辛骊傲得过人,但他傲也有傲的本钱,文武双全还都很精湛。

辛骊死了,又生了个小的,虽然目前还看不出来什么,但只观野心就知道日后不会是小人物。

人生于世,最怕的不是野心勃勃,而是没有野心。

有野心才有目标,而有目标才有方向,有了方向,只要能坚持下去,很难活得惨淡。

小童反问:“我为什么要抗拒?”

老巫问:“那你如今为何在此?你现在不想当了,不是吗?”

小童抿了抿唇,不语。

老巫道:“不想说也无妨。”

小童忽道:“不是不想当了,而是当不了。”

老巫不解:“怎会?你是辛子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辛子应该不至于大度到愿意将国拱手他人,亲子和犹子的区别可不是一般的大,除非自己的亲子都死光了,否则老巫相信,辛子怕是不惜杀光所有犹子也要让亲子继承自己的国。

小童沉默的看着老巫,许是心事憋得太久,再加上相信老巫不会乱说,而且这事,老巫找人去国都打听一下也能弄明白,小童终是选择了倾诉—下。

“我有个友人,不是辅佐的那种友,是没有从属关系的那种。”小童将自己这段时间一直憋在心里的事情缓缓吐露了出来。“我的友人是奴隶,你什么眼神?”

老巫收敛了下自己的诧异。“我只是有些惊讶嗣君会与奴隶为友。”

小童反问:“谁规定嗣君与奴隶不能为友?”

老巫反问:“没人规定,但传统如此,无人教你?”

“怎么没有教?君父很认真的教了我呢。”小童面无表情的回答。

老巫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生欲很强的没吭声,小童漂亮的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眸里却充满了怨恨,甚至怨毒。

辛子教育的效果想显而易见的。

辛子的苦心教育若能让小童有半点反省老巫也不会在鼍邑见到她。

老巫很理解小童的行为奴隶,本身就缺乏管教,而这段空白期她又和奴隶混得太久了,偏偏这又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哪怕无人管教,她也在短短数年的放养中有了些许属于自己的思想,而这些思想虽然连完整人生的雏形都谈不上,却因为与她的身份相冲突而变得格外清晰。

道理总是越辨越明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亦如此。

辛子有错吗?

自然没错的,安必须死,因为她越过了线,忘了自己的奴隶身份,更让嗣君也忘了,若不杀,那么贵贱有别的天理就会受到影响,日后宗法的威严又将何在?

辛子没错吗?

自然也是有错的,他做出了于一个国君而言最正确最有利的回应,却疏忽了女儿的心理与思想,老巫都能预见未来的父女反目了。

老巫对小童的心情表示了理解,但还是不愿意帮助小童。

—方面是因为小童这个嗣君若是跑了,辛子若能活得够长再和党大夫生—个继承人也就罢了,但辛子如今的身体,很明显不支持这么干,那么辛原必乱。

继承者战争哪次不是血流成河?

“你既决定舍弃与生俱来的—切,那么你就得学会如何做为一个真正的氓庶活下去,尽管你根本不可能活下去。”

小童无视了老巫的劝谏,此路不通再寻它路便是,她就不信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

老巫觉得小童撑不了多久便会知难而退,小家伙从出生起便锦衣玉食,真正意义上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惯了这样的生活,哪怕是大人都无法接受庶人的生活,更何况这还是个孩子。

事实?

老巫发现自己仍旧低估了这个小小年纪便有了野心并且会下意识隐藏自己那不合时宜的野心的小东西。

小童还是找到了吃饭的地方,并不固定,属于那种走到哪就是在哪吃的情况。

鼍邑的百姓愿意分她一份?少的—口食物说不定就是冬季时的救命粮。

自然是愿意的,与美德无关,生存面前,美德—钱不值。

鼍邑是有河流流经的,小童通过垂钓和掘旱獭、松鼠获取肉食,然后用这些肉食与平民交易,相当于聚餐,小童出肉食,平民出主食。

老巫听得颇为诧异。

小家伙似乎不止常识丰富啊。

旱獭、松鼠之类的小动物是辛原上的平民难得的肉食,贵族很少吃这些,更别说懂得如何捕猎了。

小童获取的大部分肉食是鱼虾,老巫出于好奇去看了下小童是如何捕鱼的。

用的鱼篓。

小童编了鱼篓,又以烤熟的老鼠肉为饵,每次都能有所收获,不仅如此,她还将如何编织鱼篓的手艺教给了鼍邑的孩子们。

在小童沿着河流寻找适合下饵的地方时散步的老巫问她:“鱼肉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