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孰能不朽 >

199、第九十五章辛筝

薪火台太大,叛军自然不可能全都聚在一处,真这么干,王想跑掉就太容易了。

辛筝将自己代入叛军的角度,估摸薪火台四个城门需要投入多少兵力攻打。

估摸出来后辛筝将兵力最少的那处城门当做自己的第一个目标。

四万陵奴的数量差距加上巷战足以碾死叛军的士气。

辛筝也不追求歼敌成果,把对方击溃,士气打没了就满意的分兵。

只要碰上大股的叛军就冲上去打散,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兵将陵奴分布到整个战场。

叛军不会知道她是从哪弄来的援军,也不会知道她带来了多少援军,面对从各个地方传来的失利消息只会误以为援军非常多,多到可怕。

一旦产生了这种错觉,士气也就崩了。

这种因利而合的联军,一旦觉得赢不了,士气崩了,刹那间就会比散沙还要散沙,想再凝聚起来就难了。

贵族中不会缺乏能够为了信念与利益豁出命的人,但更多的还是爱惜生命的正常人,生在人生起点,什么都不做也能锦衣玉食,左拥右抱安享一生,这种环境里长大的人,谁舍得拼命?尤其是逆风时。

当然,辛筝也不能排除自己够倒霉,叛军中有能人,生生拽住了雪崩般的士气。

虽然可能性不大,公卿贵族中要真有这样的能人,就不可能掺和这事。靠自己的才华能得到更多,没必要在意那点私田,得不偿失。

以防万一,辛筝也有考虑这点。

如果真这么倒霉,那就打一场不死不休的巷战好了,以人命为柴薪,看谁的柴薪能烧得更久。

论在狭窄空间里的身手,贵族肯定比不上陵奴,陵墓就没有不空间狭窄的,大部分陵奴都是生在陵墓长在陵墓。

庆幸的是辛筝没那么倒霉,叛军士气如雪崩,一发不可收拾,陵奴越打越顺手,胜负已定。

卫辕一直都跟着辛筝,担任着辛筝的侍从,看到最终叛军溃不成军,而看势头不对后许多诸侯与质子也纷纷带着自己的甲士门客出来帮忙平叛,尘埃落定的更快了。

卫辕深以为,辛筝是个玩弄人心的好手。

将叛军给击溃了,辛筝马不停蹄的跑进了薪火台找王。

王可千万别死了呀,不然她会很头疼的。

庆幸的是王的脖颈上虽然缠着白布,但人还活着,再看王孙诵手上也包扎着,辛筝不难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权当自己没看出来,对王行礼道:“请王赎罪,臣救驾来迟。”

王没让辛筝真的将礼给行全了,伸手将人扶了起来,表示这不是爱卿的错,都是叛军的错,爱卿是救了孤王的功臣。

君臣俩客套着吹捧了两句便默契的进入了正题,吹也要看看时间,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这个节骨眼上还是先把乱子平了再说。

辛筝向王请求一道王令。

叛军若是溃散在整个湟水之地,势必化为盗匪,那破坏性就太大了。

干脆点,让他们跑不掉好了。

重金悬赏,抓得多还有爵位,相信蒲阪城数十万以及湟水之地百万氓庶会很有兴趣的。

而百万人的围追堵截,辛筝不信这还能跑掉。

王想了想,同意了,两个人讨论了下怎么把烂摊子收拾得更齐整点后王仿佛突然想起般问起辛筝怎么来得这般早。

辛筝道:“是君离提醒我的。”

王不解。

君离不是去当劝农官了吗?远离蒲阪,哪来的消息?

辛筝闻言向王解释了下怎么回事。

君离这个劝农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哪怕是刚开始时因为辛筝太凶残,杀了不少人,因而君离碰到的都是软钉子,君离的耐性和脾气生生被磨得境界更高了。

君离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这段时间他遇到的麻烦中开始出现了不是软钉子的麻烦。

君离被保护得太好,很多东西都还在学,但辛筝却是残酷的权力争斗中的幸存者,一些东西已经成了她的本能,仅凭直觉就觉得不妥,再思索一下,马上就知道自己的直觉为何觉得不妥了。

贵族们对君离的态度是惹不起,但又咽不下这口气,只敢找些不痛不痒的麻烦。

但现在,有个别贵族对待君离的态度变得强硬了许多。

是谁给了他们底气?

不管是谁给的,都意味着蒲阪即将发生变故。

辛筝也因此与君离分开后便直接往陵园那边去,大不了多等几天,哪怕是白等,那也算是好事。

不过半道上遇到了卫辕,事实证明她没多想。

王一时间默然。

类似的敏锐直觉不少国君都有。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问题,但凭着当了几十年国君的经验,就是觉得有不妥。

可辛筝还没到当国君几十年的境界呀。

王最后只能表示你可以去抓溃兵了。

辛筝没动,而是问了个问题:“陵奴们此次立功。”

以为辛筝是担心陵奴白白付出,得不到回报,王回道:“全部赦为庶人,根据功劳决定赏钱还是封爵。”

“之后呢?”辛筝问。“交给劝农官安排当村社耕作吗?”

王摇头。“放心,我不会亏待他们的。”

辛筝道:“臣不建议直接将他们编入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