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筝很忙, 忙着给王写关于疫疾的奏章,疫疾死了太多了,一万七千七百九十人。
这个数字仅限于贵族出身,也只有这些人才是人, 氓庶与奴隶都被烧了, 不算做人, 自然也不需要统计。
若只是死了几个贵族也就罢了,但这回死得太多了,甚至不少贵族是一族都死干净了的。
绝户了的, 爵位、封地和财产全都要充公, 尤其是封地,都会被收回,这也算是祸兮福所倚了。
辛筝得将这些绝户了的氏族的名单给列出来, 好让王去收回封地。
还有一些没绝户, 但只剩下老幼病残的, 发生点什么意外太正常了, 也需要列出名单。
林林总总, 分门别类,全都要整理。
辛筝都忍不住腹诽, 蒲阪的贵族真的是太多了, 一口气死了近两万人,蒲阪的贵族仍旧多得满地走。
无怪乎漓水上下, 大量的运粮船往来蒲阪与各地, 这么多贵族, 不集整个漓水流域的粮仓供养,早饥荒了。
尽管忙得睡觉时间都快不足了,但辛筝仍旧抽空给骊嫘善了后。
所幸骊嫘只是打伤了人, 没杀人,问题倒也不难解决,送上重礼,再表示下歉意的态度,问题也就解决了。
至于亲自上门道歉,骊嫘拒绝。
辛筝,一群纨绔还没资格让一位方伯亲自上门道歉,礼物送到,态度表达到了即可。
问题解决了辛筝便继续整理自己这几个月的工作,加班加点,再加上之前也一直都有整理,因而没几天就整理好给王呈了上去。
蒲阪的疫情结束了,青婧与苏横也终于准备好要离开蒲阪了。
虽然最终目的是遥远的陵光半岛,但辛筝再没人性也不想将两个人才给弄死了。
第一站是扶风国,先在那里适应下南方热情的气候,等适应了后再去南溟汪洋中被辛筝的人给控制了的一处海岛,在那里更进一步适应下海洋的风情,等完全适应了才是正式起航去陵光半岛的时候。
光是这个过程就至少一年,一年后请扶风国打造的海船也差不多该造好一批了,等剩下的船造好了,以苏横与青婧的能力也该摸清陵光半岛上的情况,找到合适的地方垦荒,或者,找到了合适的肥羊,宰了肥羊鸠占鹊巢。
天高地远的,海贼将几个小小方国给占了,王也不可能派人去管,那不现实。
辛筝亲自去送这俩人,一直送到了漓水的渡口。
青婧的心思全在她培育的农作物幼苗上,完全没有分别的情绪。
辛筝觉得这很正常。
自己还年轻,而青婧...虽不知青婧高寿,但肯定不小了,再瞅瞅青婧的年纪,对于一个寿命已经明显不正常了的人,不能指望她会因为几年的分离就伤春悲秋。
苏横的反应倒是正常许多,临上船的时候问辛筝:“大君,你几时会统治到陵光半岛?”
辛筝回答:“我会源源不断的给你送人送粮,不管我何时打来,你那时必定已是管理百万人的公卿。”
苏横怔了下,不解的问:“大君何至于对陵光半岛如此执着?”
就算看上了陵光半岛能一年三熟的气候,也不至于这么着急,这么投入吧?
辛筝回道:“待你在陵光半岛站稳了脚跟,记得派人向不同方向的海域探索,记录下每座岛屿的位置与距离,以便日后迁徙民众开垦。”
她很想知道,越过无数岛屿后会不会看到陆地。
几千年前留下的炎帝十洲传说是否为真。
若是真,那是最好。
若是瞎编的,把陵光半岛和岛屿都给开发出来也不亏。
不过辛筝估摸着,应该还有别的陆地。
青婧给她看过一卷典籍,是一个叫若愚的人族与一个叫经纶的羽族共同著作的,写的是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这俩不仅认为大地是个球,还着手进行计算这个球的周长,也计算出来了,足有十二万五千多里。
若脚下的大地真的那么大,辛筝不相信这么大的星球会只有元洲这一片陆地。
根据望舒写的文章里说的,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组成太阳系,而无数的太阳系受目前还不清楚是什么的东西吸引而构成了更庞大的星系,或者说,宇宙。
行星绕日的轨迹并非正圆,行星自身的转动也并非竖直,而是倾斜着转动。
星球的北半球有元洲,南半球至少也得有一块陆地,不然星球就不是稳定的自转与公转,而是翻着跟头转动了。
十二万五千多里的周长,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
辛筝很难想象,却很好奇。
世界这么大,只偏安一隅,岂非坐井观天?
元洲有五大种族,海外呢?又有什么种族?长什么样子?有着什么样的文明形态?是比人族的文明形态更好还是更落后?
与苏横说完了话,辛筝又拉住了青婧。
青婧不由看着辛筝。
辛筝道:“虽然知道你不在乎人命,但我让人去开发陵光半岛是为了什么,你是知道的。”
青婧挑眉,用眼神表示所以?
“你难道不想知道大荒有没有别的陆地,别的种族,那些种族又有怎样的文明?交流促进发展,或许,那些文明所发展的知识有你现在或是未来需要的呢?”
青婧纠正道:“不是或许需要,是一定要需要,知识只分三种,不再使用,但已为高楼基石的,正用的,现在用不上但以后用得上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有价值的。”
没有无用的知识,如果有,要么暂时用不上要么没用对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