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希望王权强盛,但不是强盛过头。
若现在的王有白帝的能力,那他想做第二个白帝,扶风侯也不是不能接受,她真的受够了南方的海潮大水。
一个能如白帝一般对帝国有着强力掌控的人王无疑能将白帝当年没来得及做的事给做完。
哪怕跟白帝一般凶残,人总有一死,长寿如白帝亦不能免俗。
诸侯方国当年都能忍白帝数百年,自己又为何不能忍?
经过白帝之事后,神裔氏族那帮长生种再也不可能沾染王权。
再来一个白帝,哪怕有白帝的能力也不会有白帝熬死万邦十八代子孙的长寿。
遗憾的是,现在的王....
扶风侯承认那是个明君,帝国都这样了,还能给帝国吊一波命撑到现在,怎么能不是明君,但和白帝比就真的还有很长的距离。
王没有白帝的能力,却有比肩白帝甚至超越白帝的野心。
扶风侯的眉头蹙得更紧。
筹码太少,王可能会踏踏实实的,但一旦有了足够多的筹码,不免会飘起来,而他飘起来....等解决完了西荒,估计会迫不及待的对诸侯开刀。
将急报看完,扶风侯着人去把几个重要的公卿官员喊过来。
澜北的战争结束得太快了,谁也想不到夑会放弃困兽犹斗而冒险遁入深山。
之前就如何借此机会削弱季连国但又不能让季连国彻底完蛋的计划都得提前,仓促提前,不免有隐患,需要适应性的变更一些地方。
知道扶风侯很重视对澜北的布局,新旧贵的人精们自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争斗什么,而不互相扯后腿,效率无疑是极高的。
季连国必须削弱,但又不能削到底。
季连国一江之隔的地方可是有个唐国。
豫州是帝国开发很早的州,虽不似冀州那般人口稠密到支撑起十几个大国以至于复杂得一塌糊涂,但人口亦不少,大国也有不少,其中有两个和唐国离得也不远。
做为因变革而崛起的新晋大国,唐国往一江之隔的澜州发展无疑比往西发展更轻松。
老牌大国哪怕衰败了,若无大的混乱,哪怕吃老底也还能吃很久,年轻国没必要急着给它陪葬。
扶风国自然不会希望好不容易解决了季连国的威胁又来一个唐国。
最后的商量结果便是扶风国必须在澜北有一块地盘,为此,别的条件可以适当让让。
这块地盘的用处一半是为了以后更好的与蒲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宁州的商贸,也是为了斡旋季连国,在季连国日后被唐国攻打的时候好及时帮上忙,甚至以后扶风侯开始新一轮扩张时,那是一枚不错的钉子。
只一点,这一连串的战略都需要花钱。
扶风国,目前没钱。
扶风侯在澜北的战事之前已经多年没发动战争了,但她也没因为不打仗了就轻徭薄赋,仍旧重税重赋,所有的钱粮甚至战争掠夺来的财富都填进海堤这个无底洞里了。
这么个搞法还没被推翻,只能说,南方的氓庶真的苦海潮大水久矣。
至于贵族,被扶风侯强制要求必须全家长住国都,而国都被水淹也不止一次了。
没钱也得挤出钱来。
一名公卿提议,要不撤了北边的赠医施药。
鲁阳被屠,但几十万人总有幸存的,将瘟疫带了出去,然后....大瘟疫不出所料的爆发了。
扶风侯联合下游诸国设立重重关卡堵了所有难民南逃的路,却也在北边设置了救济点,给难民赠医施药,以及食物,约束秩序。
御医扔过去好几个,连离开昆北后坐船到扶风国打算做海船去青州的长桑君也被扶风侯给扣了下来扔到北边。
大抵是从长桑君的身上得到了灵感,扶风侯又派了不少人去抓距离不算远的名医们。
虽然此事让扶风侯得到了仁慈的名声,但....真没多少实惠,反倒是国库更穷了。
若是撤了,那就腾出一笔钱来了。
支着额头倚在案上的扶风侯闻言冷笑。“谁给你的自信瘟疫完全失控后位于漓水最下游的我们能免池鱼之殃?”
若是战火也就罢了,把守好关隘,把防线拉好的确可能置身事外,但瘟疫这东西....一旦完全失控,扶风国不是可能遭殃,而是一定遭殃。
她不知道现在在北方的救济点都很烧钱吗?
问题是现在不烧这个钱,以后想烧都晚了。
北边的方国都不想烧这个钱,她能怎么办?
还真以为她是为了劳什子仁君的名声?仁君这俩字确定不是骂人的?礼崩乐坏,令出诸侯甚至出大夫后有哪个仁君是有好下场的?
相邦安抚了扶风侯与公卿两句,将氛围给缓和了后建议都想想还有什么来钱并且不费时的法子。
答案自然是没有。
最后还是扶风侯表示事情放手去做,钱她来解决。
众人诧异,海堤里填进去的不仅仅是国库,还有扶风侯的国君私库,搞得扶风侯自己的生活都相当拮据。也幸好扶风侯没有后宫要养,甚至在濁山姮出生后她连侍寝的情人陪侍也都打发了,不然就很尴尬了。
不由猜测扶风侯是否想找濁山国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