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无法反驳,又好奇起这种自体繁/殖,父母都是一个人,这个人在幼崽诞生的时候就死了,那么幼崽出生以后怎么生活?
答曰:大家一起养呀。
长族有着非常完善的育幼系统,幼崽从出生到成年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国家全包了。
从原始氏族的时代起长族就是如此,即便是进入了国家时代也如此。
望舒问元:“这不就是大同社会吗?”
【是啊,不过你别指望人族也做到,长族这明显是生命形态导致的,所有人都没有机会抚养自己的幼崽,自然要建立起一个能够保障起自己死后幼崽能活下去的社会体系,而要让这样的社会体系能够千秋万载的延续,就必须将所有人都给拉进既得利益阶群体。人族的大同社会是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永远先于精神需求,后者只能存在于梦里。但长族大同社会的初衷与精神需求无关,是纯粹的生存需求,两者的性质决定了难易程度。】
望舒微叹,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好奇起另一个问题。
这种社会体系,幼崽的成活率很高,那么问题来了。
假设第一代是一个人,第二代是四个,第三代八个,第四代十六个,第五代三十二个,第六代六十四个,第七代一百二十八个,第八代两百五十六个.....第二十代是104856....第三十代是1073741824。
你们没有人口危机的吗?
一片土地能够养活的人口是有限的,长族的人口增长又明显是递增趋势,到最后肯定要面对人族每隔两三百年就要面对一次的问题:土地不变,人口却在增长,养不活那么多人口了。
长海表示没那么夸张。
并非每个长族都能活到孕育后代的时候。
长族生活的长洲气候温暖湿润,不仅适合智慧生物繁衍生息,也更适合毒虫猛兽繁衍生息。
即便是长族内部也并非统一的,现在就有十个国瓜分长洲,更早的时候是邦国林立,国家多到数不清,经过几千年的战争才只剩下如今这十个的。
听到这些望舒差不多猜到为何炎帝游历大荒时没见过长族了。
人族面对蛮荒的环境筚路蓝缕,也会死很多人,但人族更能生呀,全年发情,每年都能生孩子,不管筚路蓝缕的死亡率多高都能保障出生人口大于死亡人口,但长族....族群在蒙昧时代的生存难度绝对高于人族,搞不好长期徘徊在灭绝的边缘。
“那长洲岂非战火纷飞?”望舒不认为格局比元洲的人族要清楚的长族十国会没有冲突。
就只剩下九个对手,拼一拼就统一大陆了,几个国君控制得住野心?
长海点头又摇头。
望舒不解。“什么意思?”
“邦国林立的时候打得太厉害了,人口一度锐减得濒临灭绝,后来剩下的十个国家就比较克制,已经好几百年没有战争了。”
望舒道:“虽然以前挺作死的,但能汲取教训也不错。”
不像人族,每隔几百年就折腾一回,不管折腾多少回都不会汲取教训。
长海点头。
也是因为以前战争造成的危害太大,到现在和平几百年,人口增加,十国纷纷鼓励出海寻找有没有别的陆地,以及这个世界是否只有他们这一处文明,前者是未雨绸缪,后者更多的是好奇,好奇自己是否这个世界唯一的智慧物种。
“你随我去长洲或是炎洲,一定会引起轰动的。”长海道。“我们一直都很想知道,有没有别的文明,说起来,你是炎洲的种族吗?”
长族在几十年前就发现了与长洲只隔了一条海峡的炎洲,还在炎洲南部海岸建立了城邑港口,但探索的范围还不大,并未发现有没有别的文明。
望舒救他的地方就位于这两片大陆之间的海峡间,长海很怀疑望舒是炎洲的原住民。
“我不是炎洲的原住民,我是从更北方的元洲来的,炎洲我也是没见到文明这才继续向南的,元洲以前有人提出脚下的大地是个球,我想验证一下,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走,会不会最终能走回原地。”望舒笑答。
长海哇的惊叹。“海上风浪很大的,我们为了找到与炎洲的安全航道都花了百年,死了很多人,你居然要环游全世界?不过,你有鲛人帮忙,的确有成功的希望。”
望舒没说自己有鲲鹏帮忙,环游全球都不需要太久,一路上走走停停只是想见识一下沿途的风景。
“对了,你来的元洲和我们这里有多远?”
“保守估计一万四五千里吧。”望舒不是很确定的回答。“对了,里是我们的长度单位,一里大概....”
望舒跳下龟背在水面上走出了一里的距离。“大概这么长。”
长海惊讶不语。
望舒问:“怎么了?”
长海呐呐道:“我在想我要先惊讶你怎么能在水面走还是惊讶你的一里和我们的一里长度差不多。”
望舒闻言亦露出了惊讶的神情。“那可真是巧了。”
作者有话要说: 长族,原形是山海经的丈夫国,一个很神奇的自/体繁殖的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