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心事注定无法说出口,君离能做的不过是顺从自己的本心朝其所向行走。
“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籍田礼上,唱完了祷词,君离非常认真的将地给耕了半亩,然后就耕不下去了,习武数年,又一直坚持药浴与锻体操,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好,但终究从未下过地,不懂耕作的技巧,哪怕身体素质好也会累得很快。
君离也不勉强自己,耕不动了就算了。
之后的官吏耕作被免掉了,原本作为统治者的贵族或死或送人,现在处在管理阶层的就是一群萝卜头,哪怕是装样子也做不到。
说是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实际上只有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吻合的,第二句里的牛自然是有的,但用到耕牛和金属农具的都是上田,工具有限,只能先紧着上田,最后的秋收万颗籽真的就只是白日做梦般的期望了。
粟是人族最重要的农作物,收成非常可观,种一收三,上田会好一点,但上田太少了。而且即便是上田,连续耕作的话,地力会很快枯竭,必须轮休,耕一年休一年。
万颗籽,只能存在于梦中。
当然,这是君离的想法,若是辛筝,可能会表示,你觉得只存在于梦中,那是你没见过某个祸害。
倒不是说祸害有能耐秋收万颗籽,但曾经讨价还价卖命钱的时候为了取信辛筝时祸害给辛筝说了很多农业方面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纯理论,当然,实践完全不保证,毕竟她以前搞的研究都是怎么往人的身体上种植物,而非单纯的研究植物。
辛筝....祸害让甜象草的产量翻了一番她对那些理论是听过耳就算,但甜象草增产一倍后她便从脑子里将祸害为了活命时说的每一句话都给挖了出来,翻来覆去的思考,惊讶的发现一件事:在祸害的理论里,种一收万是可行的。
不过祸害没造福天下的崇高理想,骨子里还是对挑战人性下限的实验爱得深沉,如今研究农学不过是出于信誉。
辛筝救她一命,她让辛国的牧草增产两倍。
君离对某祸害的存在与能力并不了解,却仍抱着希望,种一收三,甚至更多的希望。
夷彭的商队四处做生意的同时也将青婧研究出来的粪肥发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肥地技术以及牧草种子传播给了商队走到的每一个地方,以此和当地人打好关系,获得长久的便利。
青婧的肥地法子是一直都在改进的,别人没有青婧,即便知道青婧的存在有心收服也搞不定这位灾难君王的心性。
即便是辛筝,与青婧相处的那几年,天知道遭了多少罪,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辛筝睡觉时手里都要握着武器的深度被害妄想症,青婧有四成的功劳。
这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脱离了人性,跳出了人这个范畴的存在。
最早的时候夷彭给的是粪肥发酵的技术,后来再增加骨肥。
骨肥是青婧最新研究的肥地之策,效果不保证,因为还在实验中。
将骨头砸成粉末埋地里当肥料的创意,源自于青婧走过的战场,为了避免爆发瘟疫,战争后的尸体都是就地掩埋或焚烧的,因而发生过战争的地方,第二年的草都会长得特别好。血肉是食物,不可能拿来肥地,便试试骨头。
因着君离与辛筝的关系好,夷彭一次性送了他不少技术,包括两种肥地法子。
君离全都尝试了。
他眼瞎心却不盲,去过辛筝在蒲阪的庄子玩,早就发现了那里的牧草生长得特别好。
牧草尚且如此,粟麦想来也会收获更多。
不要求秋收万颗籽,但求能种一收四,只要能比以前有一点进步就好,他不贪心。
秋收几颗种子要到秋天的时候才能知道,不论多么期待,君离都只能先放一边,忙着组织人手捕鱼,以及垦荒和开凿水渠。
哪怕郊邑临近水源,却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如水边田地一般肥沃,远一点的肥力就开始减少,越远的地方就越贫瘠。
春耕一忙完君离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水利工事,虽然水利很费人命,但不能因为会死很多人就不休了,且他也学着辛筝给民夫食用咸鱼与肉类,还安排了巫医,争取将死人给降到最低。
当云水上游的冰雪完全融化的时候,河面上开始出现船只,并且越来越多,因着君离修建了个码头,很多船只都会选择停留一会,补充干净的食水。
从水利中回过神来时,君离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些船只有些奇怪。
船上的人有些多。
十个商队至少九个半兼职人贩子,但大部分都只是兼职,不是全职干这行的,船上有几个奴隶很正常,但半船甚至整船都是人就不太正常了。
君离有些奇怪,让人查一下为何这么多奴隶船。
查的人很快就回来了,不是奴隶船,不过近似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