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看 > 玄幻魔法 > 孰能不朽 >

113、第九章辛筝

除了给留在辛原的人找事, 辛筝也给夷彭找了个事。

派人组织商队去正乱着的宁东之地收奴,多多益善,把人带回自己的直属封地,至于自己的直属封地已废奴, 不认奴隶制, 那就给予氓庶身份了, 反正她需要的只是能干活的劳力。

这也是无奈之举。

她实力太弱,干涉不了宁东的局势,估计蒲阪也不太想宁东太早安定下来。

帝国开发最早, 底子也最厚实的州是冀州, 其次便是宁州,九州之中,人口仅次于冀州的便是宁州与澜州。

宁州东部有很多国家, 一流大国也有两个, 当然, 如今得加上曾经做为前缀了, 先是被盗趾军祸害了一番, 大量贵族被屠杀,公族本家也被屠得差不多了, 不管是谁想管都没法从当地拉拢足够的管理人员。要管理一地, 至少也要能写会算,但帝国的贵族们, 享乐一个比一个在行, 但能写会算....只能说, 贵族是帝国最精英的群体,但这个群体中不识字不识数的白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就算从别的地方调集人手过去,一来外来者不了解当地情况, 二来也没几个人愿意去送死。

想治理宁州东部,难。

最重要的是,现阶段很多人都不希望宁州东部恢复安定。

一来是因为宁州东部与王畿太近了,强邻在侧,谁能安心?历史上强邻与远亲因为不满意王的政策而带兵杀入蒲阪的例子又不是没有过。

二来是因为流民。

宁东之地如今乱得停不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人口太多,等人口锐减了,自然就消停了。

当然,宁东广大,人口众多,她收奴能收走多少?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她个人自然是杯水车薪的,但流民是什么

流民是财富。

流民一无所有,是比畜生还要不如的东西,吃得也不要求比牛马好,隔个几天扔点草就够了,若非不能干活后不能宰了吃肉,简直是比牛马更完美的牲畜,不过即便不能与牛马媲美,也仍是开垦荒地荒山开矿的好牲畜。

使用牛马还要担心牛马用得太过伤着了,使用流民却是没这个顾虑,牛马一顿的饲料都能换一两个流民为奴。纵流民是一次性消耗品,量大便宜也足以弥补其损耗快的缺点,一俊遮百丑。

太平的时候贵族有事没事制造天灾人祸好收奴,更别提这种时候了。

青婧曾经告诉过辛筝一件事:她见过一个贵族,故意在上游蓄水,然后汛期放水淹了下游,流民遍地,然后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收奴,给了流民一条生路,被誉为贤人,这位贤人的家族在那以后发展得蒸蒸日上。

这不是孤例,近似的例子青婧委实见过不少,多到记不清。

宁州东部流民遍地,正是收奴与抢地盘的好时机。

辛筝可以笃定的说,这个时候要是有人想让宁州东部消停下来,必为众矢之的。

宁州东部想要消停,可以,等各方势力吃饱了,自然就消停了。

只是,虽然想得明白,辛筝却是很难理解。

不管是个人还是势力,消化能力都是有限的。

流民如雪山上的雪球,滚着滚着就滚成雪崩了,贵族们难道认为自己连雪崩也消化得了?

饿死很难受,撑死难道就不难受了?

夷彭并不知辛筝内心的疑惑,却对这事没意见。

不管是什么势力,原始积累都少不得量大便宜的奴隶与流民。

至于白骨累累,谁家的繁盛不是由万千奴隶与氓庶的血肉白骨铸成?

而且,从投效辛筝至今,他便只干过一件事:买买买。

辛筝让他买人买粮食布帛盐都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也因为一直都在买买买,他也发现了一些事,因而接受了新任务后问辛筝要不要在封地废除天然贝制成的贝钱。

帝国官方钱币三级体系:铜布,骨贝,天然贝钱。

天然贝钱正处于体系的最低端,也是使用最频繁的钱币。

王侯公卿大夫一块铸币的结果便是铜布甚为混乱,加之氓庶结局,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铜布,市面上流通最多的自然是贝钱。

“贝钱怎么了?”辛筝不解。

夷彭不知如何解释才能让辛筝听懂,想了好一会才举了个例子。“帝国发现最早的三级钱币体系是在青帝时。”

辛筝颌首,做侧耳倾听状。

青帝并非最早发行钱币的人,炎帝的时候帝国就已经开始发行钱币了,但因着是刚出现的新事物,不免比较乱,青帝继位后很是花力气整顿了一番才有了完善的钱币体系,当然,这么干也让她自己够呛,多次九死一生。

没有比铸钱更赚钱的事了,青帝却收了所有人的铸币权,可以说很长时间天下人都恨不能将青帝寝皮食肉。

当然,史书告诉了所有人,没人如愿。

这位在历史上以仁而闻名的帝君杀人杀得一点都不比炎、黄、白三帝少。

夷彭没跟辛筝聊青帝改革钱币时的倒霉经历,而是提起了天然贝。

最早的钱币体系是天然贝、陶贝与铜布三级体系。

后来陶贝被废除了,以骨贝替代,仍旧是三级体系。

天然贝的价值是由官方规定的,一枚铜布值一百枚骨贝,一枚骨贝值十枚天然贝钱,说白了,骨贝与天然贝钱的价值是和铜布挂钩的。

当然,骨贝与铜布的兑换比例有时是会增加的,金器太燥,木器太贱,玉器太少,唯有厚重精美的铜器是上好的冥器,礼乐天下时代的影响太重了,生前再怎么对父母好都及不上父母死后多陪葬铜器玉器更有孝心。

大量的铜被埋进地里,不管是什么时候,铜都是通缩的,但骨贝与天然贝钱之间却不是,这两种钱的材料来源比铜更容易获取,不容易通缩。

辛筝听到这也反应过来了。“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一枚骨贝值十二枚贝钱。”

辛原是游牧区,文明底蕴不如农耕区,对钱币的需求没后者那么大,同样的钱,在游牧区的购买力比农耕区其实更大。

辛原又是内陆,没道理贝钱会贬值。

夷彭道:“现在是十四枚了,而在蒲阪等繁荣的地方,骨贝与贝钱的兑换已是一兑三十。”

市场上流通的钱币并不是越多越好。

辛筝很懂这个道理。

青婧便曾以增加市面上流通钱币的数量摧毁过一个国家。

辛筝下意识的想到了青婧,但很快就觉得不是,这范围太广了。

灾难君王再能祸祸也没能耐同时祸害整个帝国,而且近几年青婧都忙着研究农作物呢,哪有功夫祸国。

在心里决定让虞增加粮票的发行,慢慢废除天然贝钱的同时,辛筝对夷彭道:“我要知道那么多天然贝钱是从哪来的。”

夷彭茫然的看着辛筝。“大君的意思是,这是人为?”

辛筝颌首。“贝钱增加得太快了,日积月累也没这么快的,只能是人为。”

夷彭咽了口口水。“可若是人为,您调查....”不是活腻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