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传(七)

曹魏有七个州,人心向魏,就算攻到长安,又能如何?

没有用,曹魏人口千万,带甲百万,蜀汉人口百万,带甲不过十万,怎么是对手?

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说的很清楚了,待天下有变,将军一路出巴蜀,关将军一路出襄阳,二路齐出,天下可定也,霸业可成了。

待天下有变,什么是天下有变,曹操死了,曹魏内讧,七个州分成三四个军阀,拥兵自重,相互攻伐,这就是机会。

这个时候,荆州出兵打颖川,益州出兵打长安,两路兵力合成一路。

那天下没变呢,关羽又死了,少了一路。

那诸葛亮心里很清楚,北伐是没有希望的,不可能通过一次北伐就能灭曹。

诸葛亮的想法是收复狄道,陇西一带,雍州,凉州慢慢的划入版图,慢慢打打个十几年,等曹魏内部发生动荡,民心反背,这个时代,联合孙权二路攻打,灭掉曹魏。

难道说诸葛亮是故意让马谡失了街亭,让武将集团们断了奔袭长安,偷渡子午谷的臆想。

显然都不是,即然这些猜测都不成立,那结论就来了。

诸葛亮认为马谡打仗很行,自己打仗不行,不证明别人不行。

萧何做丞相很行,打仗不行,张良,韩信做丞相也不行,但是打仗行。

诸葛亮想要北伐成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韩信这样的人才,北方没乱,曹魏集团稳如泰山,关羽死了,北伐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不北伐那就是等死。

韩信当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才让刘邦有机会打败项羽。

诸葛亮要马谡干什么呢?不是守街亭,而是在街亭打败张颌的五万大军,跟陆逊火烧刘备十里连营一样战绩。

陆逊名不见经传,扛住孙权的压力,扛住将领的压力。

诸葛亮希望马谡像陆逊一样,大败张颌军,等诸葛亮大军前来,大军直取长安。

陆逊跟马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第一点:二个都是天才,陆逊是智慧,马谡是聪明。

第二点:二个人都不能服众,陆逊是大都督,拿着孙权的令剑,谁不服管就斩,马谡诸葛亮的股肱,只能靠嘴巴讲,不服我就是不服丞相,谁鸟你,没人鸟人,越这样,人家越给你下绊子,怕你死的不快。

第三点:对方敌将轻视新手,大意,很容易找到破敌战机,陆逊等到了刘备十里连营显摆一番,马谡等来的张颌截取汲道,无水可饮,兵马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