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传(五)

曹丕说,可以,封你为吴王,替我镇守江东,但是你要上贡。

孙权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给,只要你不打我。

公元221年,曹丕没来打,刘备十几万兵马来攻打孙权,刘备大败,刘备本想曹丕出兵,曹丕不出兵,如果是曹操,曹操可能会出兵,但曹丕不会。

刘备败了之后,孙权又和刘备联盟,刘备说不干,孙权说,你不干你找死吗?

刘备说我死都不干,结果刘备就死了。

刘备死了之后,孙权和诸葛亮达成共识,继续合作,曹丕打你,我出兵攻打他,曹丕打我,你出兵打他,就算不出兵打他,你也不能出兵打我。

就这样,两个弱国才能对抗曹魏,得以生存下去。

三角关系,非常的有趣。

公元222年,曹丕觉得这个孙权是不是忽悠了自己,这刘备败的也太快了,本来还想看他们两个家伙打个你死我活,把江东打烂了,不打烂也扒下江东一层皮下来,这孙权就死心塌地的跟我混。

哪知道刘备也太无能了,连江东几个将领都没收拾掉,更别说打下几个城池。

曹丕三路攻打孙权,孙权说,我不怕你,我跟诸葛亮结盟了,来吧,蜀汉不来打我,你老子打了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几年都没有把我怎么样,你更不行。

结果陆逊大败曹休,孙权这下得意了,刘备,张飞死了,蜀汉是没有人找自己报仇了,蜀汉未来的国策只能北伐了,我算等到这一天了,占了三州之地,就算称皇帝也安枕无忧了。

孙权马上和曹丕断交和诸葛亮结盟。

公元225年,曹丕亲征,也不行,大败而归。

曹丕就搞不懂了,三国大势是个什么鬼,江东世家门阀的利益固化根本啃不定,你动他的利,他能跟你拼命。

公元225年-公元229年,五年时间内,江东并不是稳定,时有发生叛乱,曹丕也委任大将攻打过二次,皆是无攻而返。

孙权王朝准确的来说就是江东军阀集团,前期依靠的孙氏军事武装,后期依靠的地方豪强,生存法联蜀抗魏。

孙权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24年,曹操没有称皇帝,曹丕只做了六年,曹睿做了十三年,刘备只做了二年。

孙权是非常阴险的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大都督之死都与孙权有关。这四任大都督,江东兵马总指挥都是江东国策转向的牺牲者。

周瑜是抗曹的代表人物,守住了江东基业,促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鲁肃是孙刘联盟的代表人物,帮助孙权赢得了发展时间,让孙权的版图扩张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