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点:孙权对外发动战争,有三个目标,第一个曹操的徐州,豫州,第二个士变的交州,第三个刘表的荆州,这三个目标中只有攻打江夏黄祖才出师有名,攻打曹操,在江东是得不到政治上的支持,如果孙权要强打曹操,说不定内部就分裂了,不少地方都会发生叛乱,甚至有人会拥孙贲上台,废掉孙权。
第四点:孙权基本上每年都要发兵攻打黄祖,互有胜负,但是都没有实际上进展,并不是说周瑜,程普的战争能力不行,而是资源有限,黄祖有刘表做为靠山,有荆州集团在后面支持,孙权才没有任何进展,但孙权不能不打,不打家里就乱了,江夏是必须要拿下的。
孙权非常焦虑,孙权的焦虑是江东孙氏集团的生死亡存,攻打一个江夏黄祖用了八年,都未有寸攻。
后来是怎么样打赢黄祖,可能是荆州集团牺牲黄祖,荆州集团与江东集团联盟共抗曹操,荆州集团做出的让步。
公元207年,曹操征乌桓大胜而归,这个时候,刘表,黄承彦,庞德公就决定牺牲黄祖与江东集团达成战略同盟。
首先是庞统投奔江东任周瑜谋士,升任功曹。
历史上说庞统去见孙权,孙权见他其貌不扬,怠慢他,庞统则转投刘备。
实际上是庞统没有见孙权,只是周瑜要用这个人,有跟孙权讲,并且交待这个人是奇士,精通兵法,但是这个人脾气比较怪,不希望声张,所以庞统以周瑜功曹的身份在周瑜身边出谋划策,直到赤壁之战结束后,才离开。
以孙权的当时的条件,别说庞统,就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是一个阿猫,阿狗去投他,他都要扫塌相迎,哪里还有嫌弃的份,江东的武将多,谋士少,特别是奇士,佐世之才那更是少之又少,孙权怎么可能会以貌取人。
公元207年,荆州集团与江东集团达成共识,庞统入江东,帮助孙权攻打黄祖,夺取江夏几个战略军事要地,同时为刘备与孙权联盟创造机会。
刘表放弃了黄祖得到了什么?
江夏郡太守的职位和荆襄集团的承诺,保护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蓝子里,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刘表不能战,不能降,唯有一死,他死后,一个儿子投曹操,一个儿子跟刘备,或者是联盟江东共抗曹操,取得一席之地。
公元207年,孙权攻打黄祖大胜而归,但是打了一半,刘表的支援到了,黄祖跑了,孙权把江夏一半的百姓迁到江东。大概有十几万人左右,孙权缺的农民种地。
公元208年,曹操废三公,称丞相,南征刘表,孙权再起大军征讨黄祖,这次是杀了黄祖,占了半个江夏郡,刘表将刘琦任命为江夏太守。
刘表七月病亡,曹操八月南征,九月刘琮投降,曹操得南阳郡,曹操又派出五千轻骑夺取了江陵城,再派兵马扫荡南郡,占领南郡。
十月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孙权达成共识,孙刘联盟形成。
孙权这个时候的压力非常大,曹操策反孙贲,离间周瑜,张昭等等,都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