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传(十五)

公元220年刘备在关羽死后,誓为关羽报仇,被法正劝了下来,至于怎么劝下来的,我们在法正传里讲。

公元220年,法正病亡。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蜀汉,年号章武,大概也是想做东汉,后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公元221年张飞起兵攻打东吴,路上被自己手下将领杀害。

公元222年刘备派马良联合五溪蛮,路上被蛮寇杀害。

那这里有一大宗疑案了,关羽,曹操,张飞,法正,马良,全都死了。

接着轮到刘备了,刘备十五万大军在夷陵大败,退至永安,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

难道都是偶然,还是一场惊天的大阴谋?

而这个最终的受益者是谁?

蜀汉的诸葛亮和东吴的诸葛谨。

孙权那边死了大都督吕蒙,大将甘宁,蒋钦,接手吕蒙大都督位置的是陆逊,诸葛谨被升为左将军,不出问题的话,下一任诸葛谨可能干大都督或者丞相。

至于鲁肃,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普,陈武,丁奉那更是公元215年就死了。

那是谁推动了夷陵之战,又是谁导致了夷陵之战刘备的大败。

历史原因是吕蒙偷袭了荆州,杀死了关羽,刘备丢了荆州,就发动了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三国三次经典战役,官渡大战,赤壁大战,夷陵之战,都是谁发动,谁失败。

发动战争者的决策失误,不跟士大夫集团合作的结果吗?

袁绍好大喜功,不进田丰,沮授建议,曹操狂妄自大,不进贾诩,荀攸之言,刘备自以为是,不听诸葛亮,董和的劝阻。

那道理就很简单了,你是一个领导者,非要去干某件事情,身边的近臣相劝,你态度坚持,一定要去干,当你干这件事情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你的态度了,只能顺从你,即使你是错的,大家都顺应你,因为你搞独裁,最后让你失败,知道自己错了,应该虚心接受各方意见,听取士丈夫给你的提的建议,达到君臣合作的目的。

打败了,你是刘备不听劝,怪不得别人,你认个错,下次我们就继续和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