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传(十四)

张松,法正,孟达代表着什么?

张松,益州世家门阀,名门旺族,佐世之才,益州士大夫集团代表。

法正,益州奇士,军事家,军事参谋。

孟达,军中将领,不算名将,也不算匹夫,只能算是庶族将领。

三个代表人物,代表着益州集团与刘备接洽。

适逢乱世,刘璋暗弱无能,益州集团想请刘备入川做领导,做管理,首先是派出这三人代表人物,其他的都盯着看着。

结果怎么样?

张松死了,法正得重用,孟达得用。

刘备有攻打刘璋的借口,把张松牺牲了,张松不管怎么死的,益州士大夫集团都会把责任推到刘备头上。

刘备知不知道不重要,假如不知道,那就得刘备的首席谋士庞统来承担这个责任。为了达到目的,牺牲在所难免,在潜规则下就是这样的。

益州集团牺牲了一个张松,荆州集团就得牺牲一个庞统,合理利益交换。法正得到首席军事参谋的位置,诸葛亮和益州的另外一个代表人物,不管是后来的董和还是李严,平分政务府的位置,以达到平衡。

刘备得益州称王,法正任尚书令,护军将军,这个位置是曹操的张良的位置,荀彧,荀攸干过的位置,足见法正对刘备的重要性。

刘备入川后,没有进攻张鲁,反而诓了刘璋大量的军资粮草,收买人心,拢络益州士大夫和武将,刘备没有攻打刘璋的借口,出师无名,当然当璋也没有攻打刘备的借口。

张松的死引发了刘璋与刘备的战争,刘璋攻打刘备,刘备反攻刘璋,益州的士大夫,将领纷纷投降了刘备。

庞统在攻打雒城时中箭身亡。

为什么我们说是法正害死的庞统,可能是法正提供的线索给益州集团。

打个比喻。

庞统正领军攻打雒城,守城主将正指挥防守战,一个谋士跑了过来讲,将军,城下那个骑白马叫庞统,将军只需叫人将他射杀,我军必能大胜,这个人是刘备的首席军师,只要这个人一死,刘备肯定会退兵回荆州,益州之围可解。

守城主将肯定会叫来神射手专门射杀庞统。

庞统能活吗?很难。

一般打仗时,很少有见对方谋士被杀,因为要给自己留后路,僻如战败被俘了,你当时杀了敌军的重要人物,你肯定也活不成了。

这叫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刘璋的弟弟刘珍,可能是听这个谋士讲只要杀了这个谋士,益州之围便可解了。

所以才痛下杀手,法正借刀杀人,而且庞统必须由刘璋的亲属来杀,刘璋如果有一天战败,或是投降,刘璋是不能留的,但刘备的仁德,正义不能丢,将刘璋派到荆州去做官,荆州集团会对付他,但是没有借口,怎么办,刘璋的弟弟杀了庞统,荆州系就有借口除掉刘璋了。

益州系,荆州系,一块蛋糕,刘备来切,刘备来分配资源,分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