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续当益州牧,承认汉臣,每年上贡,你曹操也不要发兵打我。
折了半的投降不要,即使你不折半投降,曹操也不要,曹操要发动战争,要持续三分天下的局面,曹操不希望这么快就统一华夏,曹操需要养寇自重,曹操要维持这种局面,曹操茫然又矛盾,他甚至不敢呆在京城,怕有人要谋害他,他只有领军出征才能感觉安全。
刘璋求次之,刘璋找刘备合作,这是一种必然,因为不合作,等来的只能是灭亡,做刘表第二。
张松,法正一派主张迎刘备入川,黄权,王累一派反对迎刘备入川,各有说词。
最后刘璋做决定了,但刘璋不能搞独裁,直接倾向哪一派,他需要第三派的力量加入进来,那就是李严的外来派,带来客观的说词,所谓刘璋希望的好消息。
益州的政权构造,最上层刘璋集团,益州世家士阀,益州名门旺族,曹操收拾了刘表,导致益州的政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多了一个荆州士大夫集团,刘璋希望思变,这一变就变了天。
李严告诉刘璋,刘备仁义,能征善战,没有多久就用武力收复了荆南四郡,得了荆南四郡的人心,有很多名门旺族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入刘备的团队,有名将黄香之后的黄忠,有庞德公的侄子,有黄承彦的女婿,有五常的马良,有刘表的从事伊籍,大将等等。
刘璋一听,很高兴,又继续问,刘备这个人怎么样?
李严答:这个人重情重义,没听过有干过违背道义的事情,治理地方与民秋毫无犯,对曹操是恨之入骨,忠于汉室,一心匡扶汉室,重振朝纲。
刘璋听完,对自己的属下讲,你们看,这是我刘家的人,非常的不错,我应该请他来帮忙。
刘璋的话讲完,肯定还有谋士死誎的,不过刘璋这句是定调了,不再由你争论是非的时候了。
即然刘璋已经定调,其他人反对也没有用。
刘璋派张松去跟刘备谈判。
一个有求,一个有意,刘备就领着庞统,简雍,黄忠,魏延,霍峻,刘封,五万左右兵马就入川了。
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全留在了荆州。
为什么是这种布局呢?
第一点:要收拢荆州系的将士之心,就要给他们立功。
第二点:入川之行,前途未卜,生死莫测,前程未定,后路不得有失,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都是死忠,守荆州最保险,。
第三点:庞统有谋,以奇致胜,黄忠,魏延勇冠三军,这个搭配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