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传(十一)

刘璋不会领导下属,不会协调和平衡各方面的权力,利益等。

刘璋不会划分责任,利益,不懂赏罚规则的用人方法。

刘璋以为他给属下很多财产,给属下高职,那些人会为他卖命,尽心尽力的去做事情,而忘记了人的利益诉求。

如果是你是刘璋,你会怎么干?

可能会选一个中级有威望的将领,前提是这个人非常忠诚刘璋,如果这个将领有一千人的士兵跟随他,把这个人独立成营,然后去征兵,征个万人,叫这个将领去平叛,打赢了就给他中郎将,再打赢封太守。

这样或许刘璋还有一线生机,刘璋不懂军事,也搞不定他自己的属下。

川中四将又是怎么回事,都是寒门将士,可能刘璋有这么想过,也这样干过,所以就有了川中四将,但是这些将领,他们没有根基,没有家族资源,不成气侯。

没有外部敌人的时候,利益就会固化,作为领导者,他是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去洗牌的。

说简单一点,刘璋不会杀人,把那些身兼要职的人杀了,多出几个高位,激励手下将领,张鲁早被消化了。

只有发生战乱的时候,才会产生寒门将军,凭军功晋级到权贵,而这些寒门将领,他们在初期是非常有可用价值的,特别是对于领导者要洗牌固化的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格局的时候,将老的,没用的毒瘤挖掉,换上新鲜血液,有能力的将领和出色的谋士。

有给自己找后路,有理想的张松,有怀才不遇,希望一展抱负才华的法正,有酱油党,成天想着荣华富贵的孟达,后来的彭漾,李严,董和,黄权这些人就不一一的讲了,前期迎刘备入川主要人物是张松,法正和孟达三人。

刘备是什么吸引到了张松,让张松不惜卖主求荣?

第一点:张松见过刘备后觉得刘备是个雄主,一个英雄。

第二点:刘备待人好,礼贤下士,举才任贤,不分贵贱。

第三点:刘备赤壁一战大放光彩,给世人一个道理,胜败非兵多将广,非地盘大小所决定的,天时地利人和,人谋很重要。

第四点:刘备的身份,大汉皇叔,汉景帝玄孙,为什么刘备说是刘景帝玄孙,而不说什其他皇帝呢?刘备对外透露了自己治世的方略,如果他刘备能当皇帝,会实现文景之治的汉景之治,与民生息,无为而治,让下面的人去治理,景帝这个人脾气也是出名的好。

即然张松有意刘备,刘璋不同意,或者说刘璋接受王累,黄权的说法,不请刘备入川,不引狼入室,刘备也是没有借口入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