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投降曹操接受,刘璋投降曹操为什么不接受?
荆州是四战之地,非一雄主不可守也,其主守荆州要南联孙权,还要入巴蜀,以益州天府之国为根基,才可守。
曹操的意思,刘备不能占荆州,荆州占了你也守不住,你得入益州,你把益州夺了,再和我来开战,曹操是把益州让给了刘备。
曹操陪养刘备成为他的对手,曹魏政权需要过渡,不是从汉献帝的后汉政权过渡,而需要从蜀汉政权过渡到曹魏政权,让曹魏政权变得合法,让天下归心。
这种过渡需要数十年时间,或者百年之久,没有这种过渡曹魏政权夺取后汉政权也会变得危危可及。
曹操懂得一个道理,江山是打下来的,不是盗来的,盗来的是窃国大盗,这种政权经不起考验,曹魏政权窃了后汉政权,其他的政权也会用同样的方法来窃了曹魏政权,这是王朝变更的一种经验。
大家都有团队,大家的团队的员工跟着自己老板创业,家大业大,功成名就的时候,就需要给手下分点红,这样才能保证他们不跳槽,不换老板。
这样还不行,还要时刻激励他们奋斗,战斗,不消极面对人生。
曹操的想法,是开三家公司,刘备,孙权,曹操,还有一家可有可无,曹操是挂了一个国企的牌号,其他两家都是私企,曹操为自己国企的能有活力,就需要制造两个敌人,一个狼,一头虎,孙权是狼,狡猾狡猾的,择人而噬,刘备是虎,老虎是要咬人吃肉的。
曹操是什么呢?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曹操觉得自己是龙,刘备也觉得曹操是龙,在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就讲过,龙藏于无形,遇风则起,遇什么......那些台词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这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潜意识的契约精神。
公元212元,刘备入川,用了三年时间才得益州,这个时间段曹操是没有任何对刘备的军事行动的,曹操反而南下攻打孙权,拖住孙权不让孙权打刘备,曹操派曹彰征鲜卑,派夏侯渊守汉中,令张辽破孙权,然后称王。
即然曹操赤壁之战后,想着瓜分天下,三分天下,孙权占江东,刘备据巴蜀,这是曹操的期望。
难道曹操不想平定天下了吗?
曹操可能知道他平定了天下,接下来他干什么?篡汉当皇帝,还是还兵权给皇帝,被皇帝诛灭九族?
曹操明白,如果自己平定了天下,依然做个丞相,称公封王,如果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他会被儿子们杀掉,儿子们会取代他篡汉当皇帝。
即然不能由他平定天下,他又不能篡汉当皇帝,那就三分天下,各取所需。
曹操需要什么?
曹操需要二个弱小的敌人,联盟共同抗衡强大的北方曹魏军事集团,达到平衡,你灭不掉我,我也灭不掉你,等自己死了,子孙继位了,子孙篡汉,还是统一华夏称皇帝,那是他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