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二十四)

张辽,李典受曹操分兵指示,张辽以八百兵马夜袭孙权大营,击破孙权十万大军。

张辽因此得后世传名,张辽虽勇,八百骑击十万军是很难的,原因可以归于孙权的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分歧,在孙权传里,我们再讲。

公元216年四月,曹操称魏王,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冀州邺城,立魏太子,实际上已经是魏国的皇帝了。

公元217年,曹操再次南征孙权,攻破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派徐详请降,曹操应允,并允诺结为姻亲。

公元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夏侯渊,曹操亲率大军赶往汉中。

我们从以下几点看出曹操当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曹操征汉中用的主薄是刘晔,曹操并没有亲自往汉中指挥汉中之战,而是坐镇长安指挥当时的三面战场,一是鲜卑叛乱,二是孙权起兵攻打合肥,三是刘备攻取汉中夏侯渊。

第一点:曹操可能身体不太好,不适合长途跋涉了。

第二点:可能一个个好友相继离去,曹操经常做恶梦,疑心病犯了。

第三点:岁数大了,杀了很多人,又封公称王,心里矛盾,罪恶感加重,头痛次数增多。

第四点:担心谏言成真,怕死在汉中,刘备是真龙之身,去汉中有去无回,或者是算命的劝言,不能进汉中,否则会身死汉中,若不进汉中,可多活两年。

曹操征汉中的时候用的主薄是刘晔,这个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曹操那么多谋士可用,为什么用刘晔?

历史上这样记载的。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曹操攻阳平山上各个屯寨,但山势险峻难登,难以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克;而且士兵死伤甚多,粮食又缺乏,曹操于是打算撤军,命令夏侯惇和许褚呼叫山上的军队撤退。

此时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误闯张卫别营,营中士兵大惊四散,当时在军队后方的刘晔见此认为可以取胜,劝夏侯惇等不要退军。夏侯惇见后相信,于是回去告诉曹操,曹操于是进攻张卫,张卫不敌退走。张鲁不久投降,曹操得汉中。

刘晔及后即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认为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否则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日后就难以征服。但曹操不听。七日后,有从蜀地投降的人说蜀地人心惶惶,刘备斩杀惊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

曹操于是再问刘晔可否进攻,刘晔却说蜀人人心已经较为安定,不能进击。曹操最终回师。及后任行军长史,兼领军队。

在曹操看来,刘备是个英雄,赤壁大战之后,曹操并没有正面和刘备发生战争,一直在攻打孙权。

而曹操在刘备入川后,也没有做出适当的扼制刘备发展的军事行动。

曹操对刘备也是很宽待的,有很多次机会曹操都可以杀刘备的,但是曹操都犹豫不决,没有杀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