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宛,叶轻骑疾进,一路兵马围樊城,一路绕过樊城兵临襄阳城下。
曹操大军兵临城下,刘琮开城投降了。
为什么开城投降,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打不过,没有能镇得住场子的三军统帅。
第二点:蔡帽和蒯越是曹操的同事,关系不错,曹操早就跟他们暗通曲目,他们愿意投降。
第三点:前车之鉴,势不可挡,曹操擒吕布,灭袁术,驱刘备,克袁绍,战乌桓,不过十余载,诸侯全被曹操收拾了。
第四点:曹操有七州之地,带甲百万,荆州只有几郡在刘表的掌控之下,地方军阀黄祖被孙权收拾了,没有实力与曹操抗衡。
综合以上几点,刘琮及荆州利益集团认为必输的战局,还不如早点投降。
曹操刀不血刃得荆襄南阳之地。
刘备得知刘琮投降了曹操,带着樊城十万百姓跑路,曹操领着兵马追,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大破刘备军,擒获徐庶老娘。
曹操派曹仁骑兵领数千骑兵疾行夺取了江陵,不过一个月,曹操就得了荆州一半地盘,南郡,南阳两个郡,人口,经济可以相当于荆南四郡的实力。
如果曹操想收拾荆州全境就需要渡江,这时候就发生了战略分歧。
第一种战略是以贾诩,程昱为首的谋士建议。
第一点:消化胜利果实,收复荆襄民心。
第二点:练水军,巩固防御。
第三点:采用湛透,离间等方式,瓦解孙权君臣关系。
第四点:收买江东地方军阀,发动地方叛乱,让孙权首尾难顾,发展困难。
这个点略实施起来,大概也要个三五年时间。
第二种战略是以夏侯惇,曹仁武将为首的武将集团的建议。
第一点:孙权只有一州之地,这一州之地还有水分的。
第二点:孙权可用之兵,不过二三万,和地方匪寇没有什么区别,孙权领军打仗能力不行,攻打地方军阀黄祖,打了八年都不得尽全功,最后还是刘表把黄祖卖了,孙权才得江夏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