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十九)

荀彧为什么不干?

荀彧的想法更简单,国怎有可二国,我做太尉有什么用,我是文人,我找谁替我领兵去平定天下,没听说过一个谦谦君子领着一群流氓东征西讨的,只有一个流氓(僻如刘邦)领着一群奇士,虎将东征西讨的,这事我做不来,我怕死。

乱世,诸侯不听号令,曹操这时候不思考去为国捐躯,却想着自己躲清闲,怎么可能,你自己平定天下,打了一半,再割出一半的地盘,自己潇酒快活,哪有这样的事情,这不是闹着玩吗?

诸葛亮就比较聪明,鞠躬尽萃,死而后以,曹操比较现实,我用性命打下七州之地,我自己要一半,给汉献帝一半。

荀彧坚决不干,你找别人去干太尉去,反正我荀彧,干不来这事。

曹操没办法,那怎么搞,大家都不愿意,也不能一直空着,曹操为什么不做太尉?

荀彧的想法是,曹操应该做太尉,干几年,就退休了。

曹操不做太尉,因为曹操按照体制规矩,交出兵权,自己就成了案板鱼肉,任人宰割了。

有谋士进言了,不如这样,三权合一,复汉制,设丞相,只有这样才能把手掌捏成一个拳头,更有力量去对外战争,天下还有一半的地盘收回来,司空您年纪也大了,万一哪天就死了,我们再推荐一个和您一样人才干这个位置,这样对外发动战争,就不怕有小人制肘了,司空您最有威望做这个丞相的位置,您曹操干一届,哪天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个三长二短,下一届就给荀彧干。

而且这个汉帝,要想英明执政,就需要丞相去监督他,您看汉朝有丞相的皇帝都很英明,分权设了三公后,做事拖沓,这个皇帝还喜欢偷懒,常常不干活,闲出毛病了,就宠太监纵欲。

说的好像有道理,即然有人提出来,又听起来有道理,那就废三公,立丞相制,曹操目地再立战功,封公称王,建国养老,世袭爵位等等。

这个进言的谋士说到自己心里去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一看曹操没有反对,马上都纷纷举手赞同,曹操一看这么多人赞同,笑道:即然大家都有这种想法,众望所归,那就由我做一任丞相。

后来有人劝曹操称帝,曹操在这件事情上态度是非常坚决的,这种事情不能干。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整军十万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亡。

刘表病亡,有没有曹操的功劳,肯定是有的,南征前首先是用舆论功击,刘表的小心脏受不了,就一命唔呼了。

我们看三国演示时有一段,王朗和诸葛亮阵前对骂,诸葛亮把王朗给骂死了。

有可能刘表也是被曹操骂死的,不过是写信骂的,诸葛亮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