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熟读历史,曹操知道权力越大,行事越要小心翼翼。
没有曹操举起汉室的大旗,东征西讨,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霸。
如果说曹操不出兵攻打立国称皇帝的袁术,诸侯们可能都不会相互攻伐,割据一方,蓄军资,收民心,搞发展。
孙权可以立吴国,刘璋可以立蜀国,刘备可以立徐国,袁绍可以立晋国,大家没必要打了。
袁术蠢在称帝,而不是称汉臣。
如果我是袁术,我先想办法将汉帝阴谋杀掉,嫁祸曹操,立国称王,远交近攻,或者袁术的结局会很好多。
曹操想不想称皇帝,打败袁绍前应该是不想的,打败袁绍后,北定乌桓后,可能会想,但曹操更清楚,当皇帝是自取灭亡。
假如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胜,结果会怎么样?
曹操知道就算自己统一中国,废掉汉献帝,自己称皇帝,用不了几年,就会有人推翻曹魏政权,改朝换代。
为什么曹丕称帝没有这种顾虑,因为曹丕蠢,曹丕做了六年皇帝就死了。
曹丕称了皇帝后,刘备,孙权才相互效仿称帝。
十八路诸侯唯曹操敢追董卓,天下雄主唯曹操迎接汉帝。
说曹操不忠汉室是不对的,他也是为了活命,他也是为了子孙后代活命,才会称公立国。
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胜而归,天下震动,曹操威望盛极一时。
这时候的曹操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做了一个决择,他举荐荀彧做太尉,三军总指挥。
荀彧不愿意做这个太尉,曹操三次举荐,荀彧推了三次。
曹操的想法是什么?
曹操说我不干了,我打了大半辈子仗,我累了,我不干了,我准备这几年去冀州立国养老,提前退休,我的兵马,我自己带走,兵事权我不交,要兵马你们自己招,我惹不起你们,我躲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