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0年,曹操被朝廷征召做议郎。
议郎是个什么官,品六百石,参议政事,给朝廷上奏折提建议,五官中郎将的顾问应对。
曹操做议郎后,就写奏折,呈述朝中制度之弊,宦官之祸,并为被太监杀害的太傅陈蕃,国舅窦武鸣冤。
曹操上了多次奏折,都没有回应,石沉大海。
曹操做议郎四年,这个时候曹操的父亲曹嵩已经是朝廷的九卿之一,位高权重,掌管着朝中财政,礼仪。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拜为骑都尉,简单来讲就是骑兵营长,随左中郎将黄甫嵩(相当于陆战师的师长),往颖川平叛。
左右中郎将高职不高,不如将军品级高,不过临时授命,可以统领一个集团军,黄甫嵩将四万兵马开往颖川一带,向地公将军张宝发起进攻,双方互有胜负。
相持几月,曹操献夜袭之计,用火攻。
黄甫嵩采纳曹操的计策,一战而定,成功大败张宝,斩杀黄巾军数万人。
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曹操的战争天赋,黄甫嵩是当世名将,名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严明军纪,知人善用,将士用命,缺点:循循渐进,作战保守。
曹操喜用奇谋,善变通,不拘小格,能捕捉战机。
颖川黄巾被消灭后,曹操按战功封赏,进行提拔,调任济南相。
济南相是个什么官职?
相当于太守,济南国是一个皇亲的封地,治理权,统军权归朝廷,而税收归被封为济南王的皇亲。
济南国位于山东一带,下瞎十余县,相当于一个小郡。